[实用新型]一种改进防撬手铐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12050.3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3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丁旭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旭荣 |
| 主分类号: | E05B75/00 | 分类号: | E05B7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甘永恒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手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防撬手铐,包括拷体与扇梁,所述拷体的上部设有锁盒,所述扇梁的一端包括齿扣,所述锁盒中设有摆杆,所述摆杆中设有与齿扣相卡扣的齿牙,所述锁盒的前端设有防撬机构,所述锁盒中还设有顶销,所述顶销与所述拷体固定连接,所述顶销与所述摆杆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盒中增加顶销,利用顶销抵住摆杆,在满足防撬的同时,提高了手铐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备用具,特别是手铐。
背景技术
手铐做为执法过程中使用的戒具是最常用和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在我国公安、司法部门使用的手铐大多数均为普通的手铐,普通手铐的开启和反锁均单一的采用锁的原理。这种普通手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也存在犯人使用铁丝、针、木棍等物品实现手铐的撬开问题,从而犯人逃脱,可能威胁社会安全,公安人员的抓捕、执勤效率受到影响。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现在技术中出现了一种三排齿防拨手铐(专利申请号为:201820273752.9),其通过将拷环上传统的单排拷齿结构改为三排的拷齿结构,相邻拷齿之间设有分隔槽,采用上述的结构后,通过三排并列的铐齿与三个独立摆动杆上的倒钩配合,在开锁时,必须同时拨动三个独立的摆动杆才能将将铐环打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防撬性能。但是,当不法分子采用三根独立的小铁丝的时候,一样还是能将手铐撬开,使摆动杆上的倒钩向下与铐环的铐齿脱离,便能将铐环逆向旋转打开。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防撬手铐,其通过在摆杆的前端增设一个齿轮,当手铐上锁的时候,扇梁的齿扣先经过齿轮再进入到摆杆,利用齿扣与齿牙的相互扣紧,从而使得手铐上锁;当不法分析想撬开手铐的时候,由于摆杆的前端设有与扇梁的齿扣啮合的齿轮,钢丝等细小物件无法穿过摆杆与扇梁的齿扣,从而从根本上杜绝撬开手铐的可能,而且由于齿轮是与拷体转动的,因此扇梁在进入锁盒的时候,齿轮不影响手铐的正常工作。
根据有关的国标要求(GA 1512-2018),手铐在锁闭状态下,应能在承受2200N的拉力作用下,不被拉开。但是,由于上述的新型防撬手铐中,其在传统的手铐锁盒内增加齿轮结构,从而对锁盒内的结构进行了改动,去掉了一些内部结构,从而使得手铐的强度有所降低,当手铐在承受拉力的时候,由于摆杆只是依靠弹簧片压住不让其翘起,当扇梁的作用力足够大(但不超过2200N)的时候,即可将手铐拉开,从而无法满足国标的有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防撬手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防撬手铐,包括拷体与扇梁,所述拷体的上部设有锁盒,所述扇梁的一端包括齿扣,所述锁盒中设有摆杆,所述摆杆中设有与齿扣相卡扣的齿牙,所述锁盒的前端设有防撬机构,所述锁盒中还设有顶销,所述顶销与所述拷体固定连接,所述顶销与所述摆杆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盒中增加顶销,利用顶销抵住摆杆,在满足防撬的同时,提高了手铐的强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销为铆钉,所述顶销的两端与所述锁盒的两端铆接。顶销的两端与锁盒铆接在一起,既方便了顶销的安装,同时又可以提高顶销的强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杆的末端设有开锁面与外齿面,所述开锁面与所述外齿面相交,所述顶销位于所述开锁面与所述外齿面的相交处。顶销抵住摆杆的开锁面以及外齿面,不仅可以起到防开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对摆杆的限位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撬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拷体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位于摆杆的前端,所述齿轮与齿扣相啮合通过在摆杆的前端增设一个齿轮,当手铐上锁的时候,扇梁的齿扣先经过齿轮再进入到摆杆,利用齿扣与齿牙的相互扣紧,从而使得手铐上锁;当不法分析想撬开手铐的时候,由于摆杆的前端设有与扇梁的齿扣啮合的齿轮,钢丝等细小物件无法穿过摆杆与扇梁的齿扣,从而从根本上杜绝撬开手铐的可能,而且由于齿轮是与拷体转动的,因此扇梁在进入锁盒的时候,齿轮不影响手铐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旭荣,未经丁旭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2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采光遮雨PC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下车库的智能汲水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