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能量密度压电泵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09397.2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8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F04B53/10;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量 密度 压电 | ||
1.一种高能量密度压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与所述上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2);
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入油口(3)和出油口(4),上壳体(1)内部为空腔结构,上壳体(1)内部设置有液压组件(5);所述下壳体(2)内部为空腔结构,下壳体(2)内部设置有压电陶瓷驱动件(6);所述液压组件(5)和所述压电陶瓷驱动件(6)之间形成密封空腔(7);所述入油口(3)和出油口(4)分别与密封空腔(7)连通;
液压组件(5)包括单向阀片(501),所述单向阀片(501)分别设置于入油口(3)和出油口(4)与密封空腔(7)连通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量密度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向阀片(501)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圆心均匀环形阵列的过油区(5011),每个所述过油区(5011)均包括多条通槽(5012),多条所述通槽(5012)呈长条弯曲结构,多条通槽(5012)呈圆周环形布置,相邻两条通槽(5012)相互独立,多条通槽(5012)内部形成挡板(50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量密度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组件(5)还包括入油固定件(502)和出油固定件(503);所述入油固定件(502)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5021),所述环形槽(5021)与上壳体(1)内壁接触形成入油区(8),所述入油区(8)与所述入油口(3)连通,环形槽(5021)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入油区(8)连通的第一通孔(5022),多个所述第一通孔(5022)与密封空腔(7)连通;入油固定件(502)内部设置有送液通道(5023),所述送液通道(5023)与密封空腔(7)连通;所述出油固定件(503)设置于入油固定件(502)一侧,出油固定件(503)的端面与入油固定件(502)端面紧密接触,出油固定件(50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5031),所述出油口(4) 通过多个所述第二通孔(5031)与所述出油口(4)连通;
两个单向阀片(501)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一通孔(5022)和第二通孔(5031)与密封空腔(7)的连接处,两个单向阀片(501)分别与入油固定件(502)和出油固定件(503)的端面接触,所述挡板(5013)用于封堵多个第一通孔(5022)和第二通孔(50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能量密度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油区(8)内设置有蓄能器(9),所述蓄能器(9)包括缓冲柱(901),所述缓冲柱(901)为中空柱状结构,缓冲柱(901)的一侧端面与入油区(8)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侧端面上覆盖有一层过滤网(9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量密度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片(501)与入油固定件(50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单向阀片(501)与出油固定件(503)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出油固定件(503)的端面与入油固定件(502)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量密度压电泵,其特征在于,入油固定件(502)的直径和出油固定件(503)的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量密度压电泵,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单向阀片(501)形变方向均设置有限位件(10),两个所述限位件(10)均为圆环片状结构,限位件(10)上设置有多个流通槽(1001),限位件(10)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1002),限位件(10)固定设置于上壳体(1)内部,单向阀片(501)形变后与所述限位凸起(1002)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能量密度压电泵,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单向阀片(501)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孔(5014),所述限位件(10)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导向孔(5014)相匹配的导向柱(1003),多个所述导向柱(1003)与多个所述导向孔(5014)间隙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高能量密度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尾端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压电陶瓷驱动件(6)固定在下壳体(2)内部的后盖(11);压电陶瓷驱动件(6)包括带有导线(603)呈圆柱状的驱动叠堆陶瓷(601),所述驱动叠堆陶瓷(601)一端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改变密封空腔(7)内部压力的钢片(602),另一端与所述后盖(11)内端面接触;所述导线(603)穿过后盖(11)位于下壳体(2)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93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