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双端面磨床的上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08040.2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1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潘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庆汽车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7/17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马晨博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端面 磨床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双端面磨床的上料机构,包括导向翻转机构、传送机构与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磨床进料口位置,所述传送机构一端贴紧进料机构一端,所述导向翻转机构设置在传送机构另一端顶部,所述导向翻转装置垂直于传送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导向翻转机构与传送机构将竖直的轴承圈运输到进料机构上进入磨床,其解决了传统的进料机构需要人工不停的将轴承圈依次竖直放到进料机构的技术问题,使得操作工人只需将大量轴承平放在导向翻转机构上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双端面磨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双端面磨床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卧式双端面磨床是一种采用PLC伺服控制系统的机床,适用于轴承内、外套圈的两平行端面磨削,也可用于活塞环、气门座、阀片及其它圆形和异型工件磨削加工,机床结构为卧式布局,机床进退、磨头进退导轨采用上银导轨,刚性好、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本机床适用于轴承内、外套圈的两平行端面磨削,也可用于活塞环、气门座、阀片及其它圆形和异型工件磨削加工,机床采用触摸屏控制界面,使控制更直观、更准确,机床砂轮的进给、采用PLC伺服控制系统。保证砂轮进给最小值为0.001mm,机床有贯穿式,通过式、圆盘式采用连续磨削的工艺方法,并可配有进料机构。
而传统的进料机构还是需要人工不停的将轴承圈依次竖直放到进料机构上进行进料,这个过程十分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双端面磨床的上料机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进料机构需要人工不停的将轴承圈依次竖直放到进料机构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卧式双端面磨床的上料机构,包括导向翻转机构、传送机构与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磨床进口位置,所述传送机构一端贴紧进料机构一端,所述导向翻转机构设置在传送机构另一端顶部,所述导向翻转装置垂直于传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翻转机构包括传送带、倾斜板与导向板,所述倾斜板一端贴近传送带一端设置,所述传送带与倾斜板下设有导向支撑架上支撑,所述倾斜板一侧边上设有凸起边,所述导向板安装在倾斜板没有设有凸起边一侧,所述倾斜板另一端上开设有落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板的凸起边、出料口与贴近传送带的侧边和导向板形成一个直角梯形,所述导向板为倾斜边,出料口为顶边。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外包裹有外壳,所述外壳对正落料口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靠近进料机构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传送机构下设有传送支撑架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转动滚轮与张紧带,两个所述转动滚轮都安装在传送支撑架上,一个所述转动滚轮位于靠近导向翻转机构一端,另一个所述转动滚轮位于靠近进料机构一端,所述张紧带包裹在两个转动滚轮上,一个所述转动滚轮传动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张紧带均布有分隔板,每两块相邻的所述分隔板两侧都设有连接条,每两块响铃的所述分隔板形成一个轴承圈储存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与落料口之间采用矩形通道连接,所述矩形通道内壁设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将轴承圈平放在导向翻转机构上,然后导向翻转机构带动轴承圈竖直落入传送机构,然后传送机构将竖直状态的轴承圈运输到进料机构上,然后掉落在进料机构上,最后顺着进料机构依次进入磨床进行打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导向翻转机构与传送机构将竖直的轴承圈运输到进料机构上进入磨床,其解决了传统的进料机构需要人工不停的将轴承圈依次竖直放到进料机构的技术问题,使得操作工人只需将大量轴承平放在导向翻转机构上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料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庆汽车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同庆汽车轴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8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高层建筑的绿色能源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中VOCs吸附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