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中的摆杆顶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07646.4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3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汤忠军;汤新全;周荣;焦彬;汤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宝德强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注塑 模具 中的 摆杆顶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中的摆杆顶出装置,包括顶出顶针、倒扣顶针、顶杆、摆杆、顶针板一和顶针板二,顶针板一位于顶针板二与公模板之间,顶出顶针的头部固定于顶针板一中,倒扣顶针的头部固定于顶针板二中,顶杆固定于公模板中,顶针板一对应顶杆处设置有过孔,顶杆延伸至过孔内;摆杆通过转轴安装于顶针板二中,摆杆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翘起部,翘起部的一端对准顶杆,顶针板二中对应翘起部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件。在注塑模具中采用摆杆顶出装置,不仅能够让产品自动脱落,而且装置结构简单,简化了注塑模具的结构,降低了注塑模具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中的摆杆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中的产品的生产制程是要求能够自动脱落,但是该产品中有倒扣A,如果采用强脱方法,则模具中需设计二次顶出机构来实现倒扣A处的脱模。但是,二次顶出机构相对复杂,导致注塑模具整体结构复杂,增加了注塑模具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现有的二次顶出机构实现图1中产品倒扣A处脱模的顶出装置。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中的摆杆顶出装置,包括顶出顶针、倒扣顶针、顶杆、摆杆、顶针板一和顶针板二,所述顶针板一位于所述顶针板二与公模板之间,所述顶出顶针的头部固定于所述顶针板一中,所述倒扣顶针的头部固定于所述顶针板二中,所述顶杆固定于公模板中,所述顶针板一对应所述顶杆处设置有过孔,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过孔内;所述摆杆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顶针板二中,所述摆杆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翘起部,所述翘起部的一端对准所述顶杆,所述顶针板二中对应所述翘起部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注塑模具中采用摆杆顶出装置,不仅能够让产品自动脱落,而且装置结构简单,简化了注塑模具的结构,降低了注塑模具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一种产品的结构图;
图2是摆杆顶出装置的合模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摆杆顶出装置的开模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摆杆顶出装置的脱模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参见图2-4所示的摆杆顶出装置,包括顶出顶针10、倒扣顶针20、顶杆30、摆杆40、顶针板一50和顶针板二60,顶针板一50位于顶针板二60与公模板70之间,顶出顶针10的头部固定于顶针板一50中,倒扣顶针20的头部固定于顶针板二60中,顶杆30固定于公模板70中,顶针板一50对应顶杆30处设置有过孔,顶杆30延伸至过孔内;摆杆40通过转轴安装于顶针板二60中,摆杆40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翘起部,翘起部的一端对准顶杆30,顶针板二60中对应翘起部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件80,限位件80优选为轴件。
上述摆杆顶出装置的动作步骤为:
第一步,模具打开,公母模分离(参见图2);
第二步,注塑机的推杆将顶针板一50和顶针板二60一起推出,顶出顶针10、倒扣顶针20跟随顶针板一50起顶出;
第三步:注塑机的推杆继续将顶针板一50和顶针板二60推出,当摆杆40的翘起部碰到顶杆30时,产品正好脱离公模仁(参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宝德强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宝德强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7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杯体的水涨模具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用加压腹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