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6750.1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7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华;权艳卿;李维清;秦宏磊;穆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包括底座和振捣器,底座包括钢管和连接管,钢管平行设置有两根,连接管将两钢管的两端连接,形成长方形结构的底座,振捣器设置有多个,振捣器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固定设置在钢管上,振捣器底部活动联接有振捣管,振捣管竖直向下设置,振捣管采用中空管状结构,振捣管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底座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底座上远离万向轮的一侧铰接设置有支腿,底座靠近万向轮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本实用新型机动灵活,振捣效果好,有效避免了振捣完成后气泡的产生,显著提高了混凝土密实度。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混凝土振捣方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地面振捣工具传统采用平板振捣器,在施工过程中,平板振捣器工人在操作起来比较不方便,振捣完成之后,振捣装置从混凝土中拔出,会产生填补装置造成的空洞,而空洞愈合速度慢,气泡可能依旧留入混泥土中,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观感质量,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中会存在气泡,其内部结构疏松孔隙过大,使得混凝土的密实度不足,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出现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该装置移动灵活,机动性强,能对混凝土进行高效的振捣,且避免了振捣完毕时出现影响混凝土密实度的气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包括底座和振捣器,所述底座包括钢管和连接管,所述钢管平行设置有两根,所述连接管将两钢管的两端连接,形成长方形结构的底座,所述振捣器设置有多个,所述振捣器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固定设置在钢管上,所述振捣器底部活动联接有振捣管,所述振捣管竖直向下设置。
每组所述振捣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与钢管固定连接。
所述振捣管采用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振捣管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
所述底座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底座上远离万向轮的一侧铰接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与底座联接的位置设置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用于对支腿的角度进行调节。
所述底座靠近万向轮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所述固定杆采用角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振捣管上排气孔的设置,用于将混泥土及振捣管中的空气排出,同时能在拔出振捣管时,减少锤头本体拔出时造成的空洞体积,使混泥土快速愈合,防止气体留在混泥土中,避免气泡的产生,提高了混凝土振捣质量;振捣管与振捣器活动联接,方便振捣管的拆装和更换;支撑杆将振捣器牢固固定在底座上;固定杆的设置,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支撑性;万向轮的设置使装置可以自由移动位置;支腿与调节螺栓的设置,使装置能够根据待振捣的混凝土面调整支腿支撑高度;把手的设置使施工人员能手持把手移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捣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钢管、2为连接管、3为振捣器、4为振捣管、5为支撑杆、6为固定杆、7为万向轮、8为支腿、9为调节螺栓、10为把手、11为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67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O变换冷凝液精制工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分级出料与筛选的矿粉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