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避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6091.1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7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莹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姬春红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机构 新能源 汽车 电池组 防护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避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一,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轴一,转动轴一上固定安装有顶盖,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一,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轴二,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二,安装槽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减震垫,外壳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板,承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筒,该带有避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便于使用,功能多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避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属于鲜花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仅装备蓄电池的纯新能源汽车中,蓄电池的作用是汽车驱动系统的唯一动力源。而在装备传统发动机(或燃料电池)与蓄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中,蓄电池既可扮演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也可充当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可见在低速和启动时,蓄电池扮演的是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在全负荷加速时,充当的是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在正常行驶或减速、制动时充当的是储存能量的角色。
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结构单一,并不带有减震功能,同时,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对顶盖的打开或闭合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避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结构单一,并不带有减震功能,同时,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对顶盖的打开或闭合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带有避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上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轴二,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弹簧二。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二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一。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一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内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弹簧二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弹簧一可通过自身的弹力将固定板顶在固定槽内,从而可对顶盖的位置进行固定,当使用者需要解除对固定板对顶盖的限位时,使用者可对固定板与弹簧一连接的一端进行按压,从而可使固定板的另一端从固定槽内翘起,进而可解除对顶盖的固定。
2、当外界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弹簧二传递到本实用新型上时,弹簧二可对该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可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避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避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框架固定板与固定槽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莹,未经黄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60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隧道排水系统无砂混凝土预制模具
- 下一篇:一种物流运输用升降可调节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