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TC液体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05655.X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7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蒋敏;谢作宣;刘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晨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F24H9/20;F24H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雒盛林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tc 液体 加热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PTC液体加热器,其包括控制盒、PTC加热包组件、加热铝座和循环水室,加热铝座包括多个第一铝座和多个第二铝座,且第一铝座、第二铝座处于循环水室内形成S形流道;进液端与出液端布置于控制盒的同一侧壁上,且分别与S形流道的首尾相通连接,在进液端与出液端处均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本申请增长流体介质流道的长度,加大金属加热芯体的换热面积,使得流体介质充分吸收并带走金属加热芯体散发出的热量,具有提高电转换率、节约电能、并且在同样功率的基础上,S形流道节约整个液体加热器的空间,缩小液体加热器体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体加热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TC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PTC是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指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加热器有采用电热膜设计的,亦有采用PTC设计的,由于PTC液体加热器具有恒温可靠耐干烧的性能,所以目前市面主流以PTC液体加热器为主。
汽车PTC液体加热器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加热和汽车空调制热,其主要结构包括:控制盒(内含高压电路板和低压控制板)、高压电连通转接件、PTC加热包组件、加热铝座、循环水室、高低压接插件和盖板。工作原理为:汽车电池高压交流电通过高压接插件接到高压电路板,高压电路板上的IGBT模块把电源侧的交流电变成给定电压的直流电,直流电通过高压电连通转接件接到PTC加热包组件,加热包加热加热铝座,加热铝座置于循环水室中,通过铝座自身将热量传导至循环水室内部,使循环水室中的水温度升高。
现有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PTC液体加热器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液体介质流道采用直通式流道,使得换热转换效率不高,浪费能源,而且为了保证加热效果,还增大了液体加热器本身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电转换率,节约电能,节约整个液体加热器的空间,缩小液体加热器体积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PTC液体加热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PTC液体加热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PTC液体加热器,包括控制盒以及布置于控制盒内的PTC加热包组件、加热铝座和循环水室,所述PTC加热包组件与循环水室之间通过加热铝座相互隔开,在所述控制盒上分别开设有与循环水室相通连接的进液端与出液端,所述加热铝座包括多个第一铝座和多个第二铝座,且第一铝座、第二铝座依次循环间隔平齐布置,所述进液端与出液端的轴线与第一铝座平行布置;多个所述第一铝座的一端分别通过一第一隔板与循环水室的一侧室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铝座的一端分别通过一第二隔板与循环水室的另一侧室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铝座的另一端、第二铝座的另一端均与循环水室的室壁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铝座、第二铝座处于循环水室内形成S形流道;所述进液端与出液端布置于控制盒的同一侧壁上,且分别与所述S形流道的首尾相通连接,在所述进液端与出液端处均设置有温度感应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通过进液端注入循环水室内,通过布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于第一铝座、第二铝座的其中一端,使得加热铝座中的第一铝座、第二铝座处于循环水室内形成S形流道,液体依次流经第一铝座、第二铝座,增长流体介质流道的长度,加大金属加热芯体的换热面积,使得流体介质充分吸收并带走金属加热芯体散发出的热量,具有提高电转换率、节约电能、并且在同样功率的基础上,S形流道节约整个液体加热器的空间,缩小液体加热器体积的效果;最后从出液端流出,实现液体加热的效果,并通过布置在进液端与出液端处的温度感应器,实现温度检测感应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包括基座与密封于基座上的密封盖板,所述基座与密封盖板之间形成所述循环水室,所述进液端与出液端布置于所述密封盖板上,所述加热铝座布置于基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循环水室与PTC加热包组件隔开,提高安全稳定性。
优选的,在所述密封盖板的内端面上布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布置于第一铝座、第二铝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晨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晨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56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质支架镗孔用定位工装
- 下一篇:一种金属处理烘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