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05620.6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9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谢栋;朱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能荧光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15/00;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湖州果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65 | 代理人: | 汤荷芬 |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粉 材料 混合 自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原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其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节省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产环境;包括搅拌装置、放料口、底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电机和料箱,搅拌装置顶端与放料口底端连通,底板顶端与第一支架底端连接,两组第二支架底端与底板顶端连接,第一支架顶端与两组第二支架顶端连接,两组第二支架中间设置有传动链,电机安装在底板顶端,电机右部输出端与传动链连接;还包括防护罩、吸风口、第一连接管、抽风机、第二连接管、箱体、漏斗、排料口、支柱和支撑板,防护罩安装在搅拌装置顶端,并且放料口位于防护罩内部,防护罩右端设置有开口,防护罩左端设置有通孔,通孔上安装有吸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原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是一种用于自动上料的辅助装置,其在化学原料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搅拌装置、放料口、底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电机和料箱,搅拌装置顶端与放料口底端连通,底板顶端与第一支架底端连接,两组第二支架底端与底板顶端连接,第一支架顶端与两组第二支架顶端连接,两组第二支架中间设置有传动链,电机安装在底板顶端,电机右部输出端与传动链连接,料箱与第二支架滑动连接,传动链与料箱左端连接;现有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使用时,将材料放进料箱里,启动电机,电机通过传动链带动料箱沿第二支架滑动,料箱滑动到第二支架顶端自动将里面的材料倒进放料口里;现有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使用中发现,材料在倾倒的过程中会四处飞扬,导致材料的浪费,对环境也会产生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材料的浪费,节省生产成本,保护生产环境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搅拌装置、放料口、底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电机和料箱,搅拌装置顶端与放料口底端连通,底板顶端与第一支架底端连接,两组第二支架底端与底板顶端连接,第一支架顶端与两组第二支架顶端连接,两组第二支架中间设置有传动链,电机安装在底板顶端,电机右部输出端与传动链连接,料箱与第二支架滑动连接,传动链与料箱左端连接;还包括防护罩、吸风口、第一连接管、抽风机、第二连接管、箱体、漏斗、排料口、支柱和支撑板,防护罩安装在搅拌装置顶端,并且放料口位于防护罩内部,防护罩右端设置有开口,防护罩左端设置有通孔,通孔上安装有吸风口,吸风口左端与第一连接管右端连通,第一连接管底端与抽风机顶部输入端连通,抽风机底部输出端与第二连接管顶端连通,第二连接管底部右端与箱体左端连通,箱体顶端设置有排气口,箱体底端与漏斗顶端连通,漏斗底端与排料口左部顶端连通,排料口右端与搅拌装置顶部左端连通,四组支柱顶端与漏斗底端四角连接,四组支柱底端与支撑板顶端连接,支柱对漏斗起支撑作用,支撑板右端与搅拌装置顶部左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顶端与支撑板底端连接,加强筋右端与搅拌装置左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安装在箱体的内部,并且过滤网位于第二连接管与箱体连通部位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箱盖和合叶,箱盖安装在料箱顶端,箱盖通过合叶与料箱部顶右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左端与第一支架右端连接,连接杆右端与第二支架左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底板底端四角上设置有四组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连接块、螺杆和柱脚,四组连接块顶端与底板底端连接,四组连接块底端均设置有螺纹槽,四组螺杆安装在螺纹槽里,四组螺杆底端与四组柱脚顶端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材料混合用自动上料设备,电机底端设置有减震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能荧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能荧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5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