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背光组装机组的压合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03830.1 | 申请日: | 2020-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2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星彩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5/56 | 分类号: | B29C65/56;B29C65/78;B29L7/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4 | 代理人: | 朱鹏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背光 组装 机组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背光组装机组的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压合机构包括活动安装于输送链上的压合机架,压合机架的底部上下活动安装有压合板组件,压合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压合驱动装置,压合板组件传动连接于压合驱动装置;压合板组件的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一对背光半成品进行夹紧配合的下料夹,压合板组件的顶部设置有一夹紧驱动装置,这两个下料夹分别传动连接于夹紧驱动装置,并作相互靠拢或相互分离运动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重合组装好的背光半成品进行自动二次压合以及送出组装加工线,免除人工压贴,稳定可靠,降低残品率,提高背光产品的压合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幕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背光组装机组的压合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背光组装工艺包括在胶铁框上依次贴合扩散膜、两层增光膜、灯条以及导光膜,主要依赖人工贴膜,对各层组装膜件进行复合以及压合,操作难度大、对齐精度低,容易造成返工或品质不良。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款用于多层膜件复合压贴而成的背光件的自动组装设备。
在背光组合过程中,在线上进行各层膜件的重合拼装后,需要在最后阶段进行二次重力压合,以完成背光组装线的全部工作,人工压合容易出现压合不均匀、压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背光组装机组的压合机构,并同时对压合好的背光产品送出组装线,降低残品率,提高背光产品的压合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背光组装机组的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压合机构包括活动安装于输送链上的压合机架,压合机架的底部上下活动安装有压合板组件,压合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压合驱动装置,压合板组件传动连接于压合驱动装置;压合板组件的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一对背光半成品进行夹紧配合的下料夹,压合板组件的顶部设置有一夹紧驱动装置,这两个下料夹分别传动连接于夹紧驱动装置,并作相互靠拢或相互分离运动配合。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压合板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压合板和压合底板,上压合板位于压合底板之上,上压合板和压合底板之间弹性连接;压合驱动装置包括一压合驱动缸,压合驱动缸的活塞杆的底端固接于上压合板的顶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上压合板的四个角部分别开设有一缓冲导孔,每个月缓冲导孔分别活动插装有一缓冲导柱,缓冲导柱的顶部设置有一限位螺帽,限位螺帽与上压合板的顶面卡挡配合,缓冲导柱的底端固接于压合底板的相应角部;每个缓冲导柱套设有一压缩弹簧,每个压缩弹簧的顶端活动抵顶于上压合板的底面、底端活动抵顶于压合底板的顶面。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夹紧驱动装置包括一双杆油缸,两个下料夹分别固接于双杆油缸的两侧的驱动杆;下料夹有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有连接竖板、直角板、夹紧板,连接竖板开设有呈纵向延伸的高度调节槽,直角板的竖直部分通过螺栓固接于高度调节槽;直角板的水平部分开设有水平调节槽,夹紧板通过螺栓固接于于水平调节槽;夹紧板的内侧边的两侧分别固接有一夹紧块,夹紧块的底部朝内横向凸出有一夹紧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夹紧部的厚度为0.5mm~1mm。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压合机构还包推出结构,推出结构包括一推出导轨以及推出驱动缸,推出驱动缸的活塞杆固接于压合机架后侧,压合机架滑动安装于推出导轨,推出导轨的末端设置有与压合机架触发配合的限位感应器,限位感应器电连接推出驱动缸。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压合机架的底部固接有至少一个滑座,滑座滑动连接于推出导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组装机组的压合机构,在输送线的末端设置自动压合机构,通过降低残品率,提高背光产品的压合质量;通过在压合板组件设置柔性缓冲结构,保证压合质量同时降低产品被压坏的几率,进一步提高整机的良品率;通过推出结构与夹紧结构配合推出完成压合处理的背光产品,免除人工下料,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且提高整机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星彩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星彩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3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门加工用喷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绿色农业育苗自动化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