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结构的等离子体治疗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02505.3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汪嵘;王井彩;黄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大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44 | 分类号: | A61N1/4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结构 等离子体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结构的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壳体、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一端安装有散热网罩,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所述第一握把一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第一握把通过转动轴与第二握把活动连接;在转动轴的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二握把进行转动收缩,从而减小装置大小,方便携带;所述壳体远离散热网罩的一端安装有治疗头,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转动块,转动块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治疗头表面开设有限位槽,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使用下,能够使得治疗头进行收缩运动,从而缩小装置空间,更加方便携带,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结构的等离子体治疗仪。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治疗技术利用放电时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或凝固,产生的高速粒子能够流击穿细菌的胞膜、胞壁,使内容物外溢,从而消灭细菌,促进皮肤愈合。另外,等离子体治疗技术还可用于人体美容、药物导入等。
公布号为CN109009417A的一种热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等离子体发生器通过机械臂安装在外壳内的移动装置上;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左右移动装置和上下移动装置;所述的外壳内安装电器系统、水汽系统和尾气处理箱;所述的水汽系统包括水箱、水汽控制单元、气泵和散热器;所述的尾气处理箱连接抽风机,抽风机的进气口上安装收集臂,收集臂的端部安装收集罩;所述的尾气处理箱内设置交错放置形成弯曲风道的隔板,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风道的两端,风道内放置活性炭;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阴极和阳极,阳极内设有冷却水道;该装置体积大、功耗大,且操作复杂,不利于用户个人购置携带及使用,需要到特定的医疗机构或部门进行多次使用或单位时间段的使用,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且不利于该等离子体治疗仪治疗皮肤的推广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结构的等离子体治疗仪。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结构的等离子体治疗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结构的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壳体、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一端安装有散热网罩,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所述第一握把一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第一握把通过转动轴与第二握把活动连接;所述壳体远离散热网罩的一端安装有治疗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形状为圆柱体,所述散热网罩为半圆球形网罩,所述散热网罩表面开设有若干圆形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握把与壳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握把与第二握把之间设置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套装在第一握把与第二握把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握把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第二握把下端面开设有充电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头表面开设有倾斜的限位槽,所述壳体靠近治疗头的一侧外壁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壳体靠近治疗头一侧的表面开设有圆形槽,所述限位块贯穿圆形槽嵌入安装在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头分为圆柱体和圆锥体两部分,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治疗头的圆柱体部分表面,所述治疗头的圆柱体部分位于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在第一握把与第二握把于第二握把之间设置有转动轴,通过转动轴能够将第二握把进行90°转动收缩,当治疗仪闲置时,即可将第二握把部分进行收缩,从而使得治疗仪更加方便携带;在本装置设置有转动块,在转动块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同时在治疗头的圆柱体部分表面开设有相应的限位槽,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得治疗头能够进行收缩,当装置闲置时,通过转动壳体上的转动块,从而使得限位块在圆形槽内滑动,进一步的通过限位槽,带动治疗头进行收缩,从而将治疗头收缩至壳体内部,进一步地缩小治疗仪的占地空间,使得其更加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大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大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2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动植物废弃物提取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进气弯管及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