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98616.1 | 申请日: | 2020-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肖波;田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卓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3/10 | 分类号: | B22F3/10;B22F3/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粉末 注射 成型 烧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治具,属于烧结治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烧结治具上模具和下模具在更换时,由于需要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安装板连接的螺栓进行松动,进而降低了烧结治具中上模具和下模具拆卸更换时的便捷性的问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板相对面分别安装有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前端面中部均设有一个限位机构。通过手动将下部限位机构内的限位滑块向上滑动,然后将下模具向前滑动取下,然后按照上述操作,将上模具从上部安装板上拆下即可,由于无需松动紧固的螺栓,进而有效提高了本烧结治具中下模具和上模具拆卸更换时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结治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治具。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是一种将粉末冶金与塑料成形工艺相结合的新型制造工艺技术。它是先将所选粉末与粘结剂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料进行制粒再注射成形所需要的形状。聚合物将其粘性流动的特征赋予混合料,而有助于成形、模腔填充和粉末装填的均匀性。
如申请号:CN201720280773.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治具,包括治具本体,其关键在于:所述治具本体包括用于支撑烧结坯体的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烧结坯体外形相适应的坯体插槽,所述坯体插槽由方孔以及连接于该方孔下方的圆孔构成,所述方孔截面的边长与所述圆孔截面的直径相等。其显著效果是:适合结构复杂的块体连接管孔结构零件的烧结工艺,贴合零件尺寸,方便拆装,结构简单、摆放容易、方便拿取且在烧结过程中坯体位置固定;配合使用不同高度的垫块,不仅可以实现单层平铺也可多层叠放,还能对层与层之间的高差可调,实现了一个批次烧制不同型号的产品,最大效率的利用了炉腔空间。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金属粉末注射成型过程中,通常会用到烧结治具,而现有的烧结治具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如:现有的烧结治具上模具和下模具在更换时,由于需要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安装板连接的螺栓进行松动,然后才能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取下更换,进而降低了烧结治具中上模具和下模具拆卸更换时的便捷性,并且现有的烧结治具中的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一般通过限位导柱在滑套内滑动,实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对准,而限位导柱在滑套内长时间滑动后,很容易使滑套内周面发生磨损,而当滑套内周面磨损严重时,不易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进而降低了烧结治具使用时的可靠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治具,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治具,以解决现有的烧结治具上模具和下模具在更换时,由于需要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安装板连接的螺栓进行松动,然后才能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取下更换,进而降低了烧结治具中上模具和下模具拆卸更换时的便捷性,并且现有的烧结治具中的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一般通过限位导柱在滑套内滑动,实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对准,而限位导柱在滑套内长时间滑动后,很容易使滑套内周面发生磨损,而当滑套内周面磨损严重时,不易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进而降低了烧结治具使用时的可靠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治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烧结治具,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板相对面分别安装有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前端面中部均设有一个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为矩形壳体结构;所述上模具底端面内部四个夹角处均固定镶嵌有一个滑套;两个所述安装板均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两个安装板相对面尺寸相一致;所述安装板包括T型滑块、条形滑块和限位板,所述安装板上端面呈左右对称状设有四个T型滑块,且安装板上端面中部设有一根条形滑块,所述条形滑块上端面前侧开设有矩形卡口,所述安装板上端面位于条形滑块和四个T型滑块后端设有限位板,且安装板上端面四个夹角处均开设有一个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卓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卓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8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机轮和刹车组件拆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涂料稀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