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测量用的测距棱镜悬挂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6952.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8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2B7/18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孙芳芳 |
地址: | 27752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测量 测距 棱镜 悬挂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悬挂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煤矿测量用的测距棱镜悬挂连接结构,包括平板,所述平板的顶部固定有吸盘,所述平板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平板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转轴、第二齿轮、链条和旋块,当需要转动观测的角度时,通过转动旋块控制测距棱镜装置主体转动,从而转动到最合适的观察角度,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板、U形板、电机、螺纹杆、升降块、连接块和支撑柱,当装置受到气流的影响时,通过电机控制支撑柱下降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装置的作用,使装置更加稳定不会受气流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测量用的测距棱镜悬挂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的眼睛,导线测量是煤矿测量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全站仪在导线测量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常规测量工作需携带架腿、基座、觇牌、测距棱镜等工具,较为麻烦,现在有专门悬挂测距棱镜的悬挂连接结构,不必携带过多的辅助工具。
但是目前的悬挂连接结构还存在以下问题:
1、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悬挂连接结构不方便转动测距棱镜,在使用测距棱镜时,可能需要稍微转动一点角度才能达到最佳观测角度,目前的悬挂连接结构转动操作较为繁琐。
2、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悬挂连接结构不够稳定,由于采用悬挂的方式固定,装置容易受洞中的气流影响而使装置变得不稳定,影响观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测量用的测距棱镜悬挂连接结构,解决了目前的悬挂连接结构不方便转动测距棱镜,不够稳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测量用的测距棱镜悬挂连接结构,包括平板,所述平板的顶部固定有吸盘,所述平板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平板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贯穿第一连接板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平板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平板的下方设有链条,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有旋块,所述第一圆盘的底部固定有测距棱镜装置主体,所述测距棱镜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圆盘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U形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U形板的底部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两侧壁固定有四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均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固定有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的底部均固定有壳体,所述伸缩套筒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的底端和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距棱镜装置主体的观察眼处固定有海绵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块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圆盘的顶部和第二圆盘的底部均固定有两个弧形块,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和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弧形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圆弧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块的两侧壁均固定有T形滑块,所述U形板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T形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永,未经刘春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6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