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输送泵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6924.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3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源;刘洋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拉克尔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5/02 | 分类号: | F04B15/02;F04B9/12;F04B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输送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输送泵的密封结构,包括高压堵盘、高压汇流管、高压单向杆和单向堵头,所述高压堵盘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高压汇流管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非标密封圈,所述高压单向杆上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单向堵头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流体输送泵的密封结构,相对于现有已知产品的优点,降低油墨损耗,减少更换维修频率,气缸往复运动都能挤出流体功能,完全利用压缩空气,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输送泵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流体输送泵技术存在泄露缺陷,1.在设备使用3个月后就有大量泄漏油墨的故障问题现象出现,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和成本浪费;2.泵体挤出时,只对气缸的往复运动的气缸轴心回拉做功,也就是气缸往复运动时,只有一个运动方向才有流体挤出做功,无法实现往复同时有流体挤出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流体输送泵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流体输送泵的密封结构,包括高压堵盘、高压汇流管、高压单向杆和单向堵头,所述高压堵盘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高压汇流管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非标密封圈,所述高压单向杆上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单向堵头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非标密封圈的密封接触面呈圆弧形状,减少因密封挤压造成密封圈开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为高压耐磨型导向环,对流体输送泵体内的高压流体密封性降压,再用旋转导向式UN密封圈对多余流体密。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二密封圈为高压耐磨型导向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流体输送泵的密封结构,相对于现有已知产品的优点,降低油墨损耗,减少更换维修频率,气缸往复运动都能挤出流体功能,完全利用压缩空气,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堵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汇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非标密封圈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单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向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流体输送泵的密封结构,包括高压堵盘1、高压汇流管5、高压单向杆8和单向堵头11,高压堵盘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和第三凹槽4,第一凹槽2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第二凹槽3和第三凹槽4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圈,高压汇流管5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四凹槽6,第四凹槽6内设置有非标密封圈13,高压单向杆8上设置有第五凹槽9,单向堵头1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六凹槽12,第五凹槽9和第六凹槽12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拉克尔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拉克尔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6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