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强型蓄电池板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4618.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1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钧;李军;丁建中;胡国柱;孙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特种电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李锋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型 蓄电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加强型蓄电池板栅结构,包括极耳(11)、板栅主体(12)和外框筋(13),所述外框筋(13)设在所述板栅主体(12)外圈,所述极耳(11)位于所述板栅主体(12)上部,所述板栅主体(12)上设有若干纵横交错且两端与所述外框筋(13)连接的横筋条(14)和竖筋条(15),所述外框筋(13)的四个拐角处(16)分别通过斜横筋条(141)与所述横筋条(14)连接,分别通过斜竖筋条(151)与所述竖筋条(15)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外框筋拐角处横筋条和竖筋条的结构,有效增加板栅拐角处的强度,避免外力导致的拐角处活性物质疏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强型蓄电池板栅结构。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蓄电池的主要部件是极板,极板由板栅和铅膏组成,板栅主要由极耳、边框筋、内框横筋和竖筋构成。现有的板栅通常采用横筋条和竖筋条相互垂直的结构,板栅横筋条主要起支撑铅膏的作用、竖筋条主要起传导电流的作用。目前,在极板制造过程中,极板的四个拐角处容易受到外力导致拐角处的活性物质疏松,主要因为板栅骨架拐角支撑强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型蓄电池板栅结构,克服现有技术问题,通过改变外框筋拐角处横筋条和竖筋条的结构,有效增加板栅拐角处的强度,避免外力导致的拐角处活性物质疏松。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蓄电池板栅结构,包括极耳、板栅主体和外框筋,所述外框筋设在所述板栅主体外圈,所述极耳位于所述板栅主体上部,所述板栅主体上设有若干纵横交错且两端与所述外框筋连接的横筋条和竖筋条,所述外框筋的四个拐角处分别通过斜横筋条与所述横筋条连接,分别通过斜竖筋条与所述竖筋条连接。
优选地,所述斜横筋条与所述斜竖筋条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斜横筋条与所述横筋条之间的夹角为10°-30°;所述斜竖筋条与所述竖筋条之间的夹角为10°-30°。
优选地,所述斜横筋条与所述斜竖筋条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在所述斜横筋条与所述斜竖筋条之间还设有对角支撑筋条,所述对角支撑筋条的一端与所述拐角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斜横筋条、所述斜竖筋条、所述横筋条以及所述竖筋条的共同连接点连接。
优选地,所述斜横筋条与所述斜竖筋条以所述对角支撑筋条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斜横筋条与所述横筋条之间的夹角为10°-30°;所述斜竖筋条与所述竖筋条之间的夹角为10°-30°。
优选地,所述外框筋的四个拐角处的外圆弧过渡R角与内圆弧过度R角相等。这样拐角的宽度会增加,增加抗变形强度。
优选地,所述外圆弧过渡R角与内圆弧过度R角均大于等于2mm。
优选地,所述横筋条与所述竖筋条相互垂直。
有益效果:本蓄电池板栅结构中,在外框筋的四个拐角处,由斜横筋条和斜竖筋条呈内八型或外八型及对板栅拐角处进行对角支撑,保证了板栅拐角处的强度,防止变形导致的活性物质疏松等质量问题,以及降低过程报废导致成本损失。同时,在外框筋的四个拐角处,将外圆弧过渡R角与内圆弧过度R角设计为相等,这样拐角的宽度会增加,增加抗变形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1中加强型蓄电池板栅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方式1中加强型蓄电池板栅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实施方式2中加强型蓄电池板栅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特种电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特种电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4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硬盘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