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1877.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八滋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顾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6 | 代理人: | 张立娟 |
地址: | 4013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过滤件、连接管和支撑件,所述过滤件的顶端连接于支撑件且底端连接于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的外边缘为拱形,且相互配合于外锅的圆凸台,所述过滤件的外边缘和连接管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弧形滤盘;所述连接管套设在内锅的上部且其内部贯穿,所述支撑件为内部空心的圆柱形,其中部的直径小于其顶部和底部的直径,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和底部直径是相同且上下对称;本实用新型解决人们吃火锅时,既能够照顾到不同口味的人,又能煮和蒸同时进行,在煮锅内煮食物,在蒸锅内蒸食物,满足了不同口味人的需要,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锅具。
背景技术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
火锅发展至今,依然受人们喜爱,但还是存在下列问题: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普通的火锅没有多种口味,众口难调;在吃火锅时,很容易糊锅,烫好的菜上面还伴有其他的锅底调料,影响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人们吃火锅时,既能够照顾到不同口味的人,又能煮和蒸同时进行,在煮锅内煮食物,在蒸锅内蒸食物,满足了不同口味人的需要,解决了众口难调,还可以防止糊锅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分为外锅和内锅,所述外锅边缘的外侧设有锅柄,所述外锅内设有的内锅,所述内锅呈空心圆柱形,所述锅体设置有辅助火锅组件,所述辅助火锅组件包括:过滤件、连接管和支撑件,所述过滤件的顶端连接于支撑件且底端连接于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的外边缘为拱形,且相互配合于外锅的圆凸台,所述过滤件的外边缘和连接管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弧形滤盘;所述连接管套设在内锅的上部且其内部贯穿;所述支撑件为内部空心的圆柱形,其中部的直径小于其顶部和底部的直径,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和底部直径是相同且上下对称。
进一步,所述锅柄的形状凹凸均匀且沿锅体边缘的外侧圆周均匀设置。
进一步,所述过滤件外边缘上设有供转动辅助火锅组件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且沿圆周均匀设置。
进一步,所述内锅的顶部高于外锅外边缘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过滤件可以防止菜下沉锅底,造成糊锅,还可以菜和火锅底料隔开,避免火锅底料粘在菜上,影响口感;支撑件支撑顶部放置蒸煮工具,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防止蒸汽大量泄漏;支撑件的中部较小,方便拿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中辅助火锅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锅体1、外锅11、内锅12、锅柄13、辅助火锅组件2、过滤件21、圆凸台111、支撑件22、滤孔212、通孔2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八滋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八滋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1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乒乓球捡发一体化装置的手爪机构
- 下一篇:一种落料模在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