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藏裂缝临界携液流量的可视化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0928.8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4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浩;李晓平;谭晓华;董凯;王永强;李劲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2;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临界 流量 可视化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藏裂缝临界携液流量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属于排水采气工艺领域油气藏产能预测领域;其技术方案是:本实验装置主要由平流泵、六角阀、有机玻璃板、气罐、量筒、管线和进气管(带空隙)组成,整个实验装置分为三部分,储气系统、调压系统、模型系统;所述模型系统包括常规平面渗流模型,内部岩石裂缝模型,所述常规平面渗流模型由两块有机玻璃板和三条密封橡胶垫相粘连组成,在胶连的底部铺一条透明的分布有均匀小孔的细塑料通气管道;所述内部岩石裂缝模型主要由适量水和不同粒度大小的填充砂组成;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快捷,模拟装置可视化,测试效果显著,造价低廉,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藏裂缝临界携液流量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属于油排水采气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积液是气井生产中后期十分常见的问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天然气中的凝析液会随着压力、温度降低逐渐析出。井筒中的液体主要以液滴和液膜两种形式存在。在生产初期,气体流量一般比较高液体含量比较少,井筒内液体易被带出井口。在生产中期及后期,随压力的降低气井产能降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界面摩擦力减少使得液体流速下降,并逐渐聚集在井筒中。当产气量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产出气体无法将液体带出井口,液体在井筒内发生反转产生积液,这些积液会造成能量损失,进一步降低产气量,严重时甚至造成气井停产。
运用物理模型研究地下流体渗流规律是目前国内外在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开发方案可行性和预计采出量计算时常用的方法,通过物理模型的建立来研究气藏裂缝的携液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实验室研究油气藏携液能力的物理模型有:1.激光刻蚀微观裂缝物理模型。该模型主要运用激光雕刻技术在玻璃板上雕刻裂缝来模拟岩石的裂缝,再通过其他设备来测定裂缝的携液流速和携液流量。2.玻璃压裂构造裂缝物理模型。该模型主要通过将玻璃板在高压或者震动的条件下进行压裂,通过压裂产生的物理裂缝来模拟岩石的裂缝,从而进行气藏的裂缝携液能力试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通过建立数学、物理模型来模拟计算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量和携液流速,其中运用最多的是Turner模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复杂气藏岩石裂缝构造难,成本高;裂缝内流体流动规律难观察的问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一种气藏裂缝临界携液流量的可视化实验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藏裂缝临界携液流量的可视化实验装置,主要由储气罐出口压力表储气罐出口排气阀、平流泵进气口、2PB-C系平流泵、六角阀进气口、六角阀排气口、六角阀排气口阀门、塑料导气管、螺栓套件、密封橡胶带、水层、平面渗流模型进气口、亚克力有机玻璃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在出气口处安装储气罐出口压力表和储气罐出口排气阀,并且采用钢制细孔管道与2PB-C系平流泵相连,连入口为平流泵进气口,再通过平流泵的排出口排出气体,经钢制细孔管道接入六角阀进气口,通过位于六角阀上的六个六角阀排气口将气体分别排出,再经过塑料导气管与平面渗流模型进气口
连接。
上述的一种气藏裂缝临界携液流量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渗流模型主要由两块亚克力有机玻璃板和密封橡胶带组成,通过密封橡胶带
将亚克力有机玻璃板的两侧及底部边界密封,在亚克力有机玻璃板的两侧边界均匀分布着钻孔,用螺栓套件将两块亚克力有机玻璃板固定,在两块亚克力有机玻璃板的顶部缝隙中加入少量水使水层达到模拟深度。
上述的一种气藏裂缝临界携液流量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亚克力玻璃板中间的空隙为0.1mm~0.5mm,在两块亚克力有机玻璃板边界和底部进气口处用橡胶密封带和强效AB胶密封完好,确保气体的水不会发生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藏裂缝携液流量的可视化实验装置结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09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温装置用开顶室
- 下一篇:压缩机和制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