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叉车副配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0447.7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4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漆建平;葛立银;胡祝田;龚仁涛;周鹏;葛庆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28 | 分类号: | F16F15/28;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配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叉车副配重结构,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货叉的凹槽,所述配重块上端面对称开设两个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位于配重块沿凹槽方向的重心线上;所述配重块底部固接有用于连接平衡重的U形板。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配重块上端面的凹槽方便货叉的进出,使搬运配重块上叠放的电池包更加省力快捷;开设于配重块沿凹槽方向的重心线上的吊装孔配合吊装工具的绳索,方便将配重块从电池仓内取出;凹槽一端的R角更加方便货叉的进出不受阻碍;配重块圆角设计,防止操作者在装配、使用的时候被划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叉车副配重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高和物料密度小的优点, 6-7吨位的叉车选用锂电池作为动力源可减轻自身质量;同时叉车要保证安全情况下搬运货物的能力,叉车就要有较好纵向稳定性,因此采用在叉车的尾部增加副配重结构保证叉车的纵向稳定性。
现有副配重结构一般置于叉车前桥和后桥之间,车架电池仓也位于前桥和后桥之间,由于现有副配重结构相对结构尺寸、重量较大,一般是平放于锂电池包底部,或竖直放置于电池包与车架周边,以防止对锂电池的安装位置造成挤占,但是当副配重结构需要拆装、搬运、喷涂时往往难以取出、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叉车副配重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方便拆装和搬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叉车副配重结构,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货叉的凹槽,所述配重块上端面对称开设两个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位于配重块沿凹槽方向的重心线上;所述配重块底部固接有用于连接平衡重的U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的一端具有R角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块还包括其侧壁固设的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车架上固接的凸台结构相抵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形板具有两个延伸端,所述延伸端位于配重块外部设置,且所述延伸端上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块四周具有圆角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40-1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配重块上端面的凹槽方便货叉的进出,使搬运配重块上叠放的电池包更加省力快捷;开设于配重块沿凹槽方向的重心线上的吊装孔配合吊装工具的绳索,方便将配重块从电池仓内取出;凹槽一端的R角更加方便货叉的进出不受阻碍;配重块圆角设计,防止操作者在装配、使用的时候被划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中:1-配重块、11-凹槽、12-吊装孔、13-U形板、131-延伸端、1311-通孔、14-限位块、2-车架、21-凸台结构、3-平衡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0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元及树脂捕捉器
- 下一篇:反包毛巾机的剪刀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