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再生聚酯切片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90164.2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9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国;窦宝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鸿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3/06;F26B21/00;F26B25/00;F26B23/04;A61L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再生 聚酯切片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再生聚酯切片干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所述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网,且放置网位于第一隔板的上方;所述本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本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位于加热板的外侧;所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风道,所述主风道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将聚酯切片从底部进行吹起,从而避免大量的聚酯切片堆积导致内部无法被干燥,加快了聚酯切片干燥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切片干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再生聚酯切片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切片通常指聚合生产得到的聚酯原料一般加工成约4*5*2毫米左右的片状颗粒,聚酯生产的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已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聚酯的用途现包括纤维,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现有的干燥装置在进行干燥时会因为大量的较薄的聚酯切片堆积在一起,导致聚酯切片内部不能被很好的干燥,同时外表面一直不断地受到高温的影响,导致最外层的聚酯切片的结构会被破坏,影响聚酯切片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菌再生聚酯切片干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再生聚酯切片干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所述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网,且放置网位于第一隔板的上方;
所述本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本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位于加热板的外侧;
所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风道,所述主风道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位于放置网的上方,所述第二隔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罩,且保护罩位于紫外线灭菌灯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风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副风道,且副风道远离主风道的一端与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防尘罩,且防尘罩的内表面与出风口的外表面相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的正面合页连接有门体,所述门体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玻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门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抗菌再生聚酯切片干燥装置,通过主风道与副风道使得装置能够不断地对内部提供足够让聚酯切片漂浮的风力,从而加速聚酯切片干燥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鸿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鸿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0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逃逸测量系统
- 下一篇:阀芯夹具工装及阀芯对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