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智能家居节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9802.9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4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仇逸伟;秦磊;段永刚;郭芳;丁倩倩;许锦涛;崔昊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9/12;F24H9/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师事务所 33371 | 代理人: | 张冬尧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智能家居 节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智能家居节水装置,包括进水箱,所述进水箱底部的右侧连通有热水管道,所述热水管道的右侧设置有双向电磁阀门,所述双向电磁阀门的右侧连通有温水储水箱,所述温水储水箱右侧的底部设置有单向电磁阀门,所述单向电磁阀门的右侧连通有冷水储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向电磁阀门、温水储水箱、单向电磁阀门和冷水储水箱的配合,便于对进水箱中的冷水进行收集,在不需改变原有管道结构的前提下,本装置结构简单,即装即用,节水效果显著,通过设计水高控制模块,便于控制冷水储水箱的水位,防止冷水储水箱中过剩冷水无法储存,从而提高节水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节水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智能家居节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电热水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人们对用水量的需求越来越大,电热水器市场销售历年持续增长,当下电热水器类型分为储水式、即热式、速热式三种,据调查中国70%的家庭使用的是储水式热水器,其畅销容积也从2000年左右的40升提升到如今的60升左右,但传统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在使用时,总是先出冷水再出热水,日积月累会造成相当一部分水资源浪费,针对此问题,现有热水器节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节水方法是将放出的冷水收集起来,另作他用如洗衣服、洗菜、冲厕所等,其主要缺点是需要较大的储水箱,水管要重新排布安装,在现有使用的热水器改装比较麻烦,第二种节水方法是利用电磁阀门控制热水每次关水之后将水管里的水流尽,使得管内不留冷水从而使得每次流出的水都是热水,其主要缺点是操做比较麻烦,在短时间用水或用水量比较少的时候还是有水浪费,第三种节水方法是利用微型水泵将管道中的冷水抽到热水器中加热再利用,其主要缺点是管路设计比较复杂,对现有使用的热水器改装成本和工作量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智能家居节水装置,具备节水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节水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智能家居节水装置,包括进水箱,所述进水箱底部的右侧连通有热水管道,所述热水管道的右侧设置有双向电磁阀门,所述双向电磁阀门的右侧连通有温水储水箱,所述温水储水箱右侧的底部设置有单向电磁阀门,所述单向电磁阀门的右侧连通有冷水储水箱,所述冷水储水箱的内腔设置有水高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热水管道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模块,所述温度传感模块位于双向电磁阀门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水高控制模块包括浮球、止水塞和支撑杆,所述冷水储水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浮球,所述浮球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止水塞。
优选的,所述单向电磁阀门与冷水储水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冷水储水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冷水管道。
优选的,所述冷水储水箱的底部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进水箱底部的右侧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向电磁阀门、温水储水箱、单向电磁阀门和冷水储水箱的配合,便于对进水箱中的冷水进行收集,在不需改变原有管道结构的前提下,本装置结构简单,即装即用,节水效果显著,通过设计水高控制模块,便于控制冷水储水箱的水位,防止冷水储水箱中过剩冷水无法储存,从而提高节水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节水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温度传感模块,结合互联网,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出水温度,通过设计回流管,便于冷水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水储水箱结构主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9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