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9120.8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7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伍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东南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48 | 分类号: | B63B3/48;B63B3/56;B63B3/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板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甲板、铝合金舱壁扶强材、钢肘板和多硫橡胶垫片;所述钢甲板与所述钢肘板固定连接,所述钢肘板与所述铝合金舱壁扶强材锁接,所述多硫橡胶垫片设置在所述钢肘板与所述铝合金舱壁扶强材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采用间接连接的形式可将钢、铝构建分隔,避免钢甲板和铝合金舱壁扶强材之间产生电解腐蚀,保障铝合金舱壁扶强材结构的强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合金舱壁扶强材与钢制架板的连接方式通常为铆钉连接形式,在钢、铝的贴合面处极易产生电解腐蚀,会导致连接结构强度降低,致使舱壁结构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舱壁结构强度的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甲板、铝合金舱壁扶强材、钢肘板和多硫橡胶垫片;
所述钢甲板与所述钢肘板固定连接,所述钢肘板与所述铝合金舱壁扶强材锁接,所述多硫橡胶垫片设置在所述钢肘板与所述铝合金舱壁扶强材之间。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钢甲板与所述钢肘板焊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钢肘板包括两块以上的折边肘板,每块所述折边肘板均与所述钢甲板固定连接,相邻两块所述折边肘板焊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钢肘板与所述铝合金舱壁扶强材通过绝缘紧固件锁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紧固件包括绝缘螺栓和绝缘螺母,所述绝缘螺栓依次穿过所述钢肘板的锁孔、所述多硫橡胶垫片的锁孔以及所述铝合金舱壁扶强材的锁孔后与所述绝缘螺母连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紧固件还包括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设置在所述绝缘螺母和所述铝合金舱壁扶强材之间。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紧固件还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套设在所述绝缘螺栓外。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螺栓和绝缘螺母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所述绝缘垫片的材质为尼龙,所述绝缘套的材质为橡胶。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钢肘板沿水平方向设有两组以上连接孔,相邻两组所述连接孔的水平间距范围为10cm~50cm,每组所述连接孔包括两个以上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锁孔,沿竖直方向的相邻两个所述锁孔的竖直间距范围为40cm~60cm。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还包括过渡接头,所述过渡接头包括依次连接的铝接头、铝过渡块和钢接头,所述铝接头与所述铝合金舱壁扶强材焊接,所述钢接头与所述钢甲板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甲板、铝合金舱壁扶强材、钢肘板和多硫橡胶垫片,将钢甲板与钢肘板固定连接,在钢肘板与铝合金舱壁扶强材之间设置多硫橡胶垫片,然后将钢肘板与铝合金舱壁扶强材锁接,采用这种间接连接的形式可将钢、铝构建分隔,避免钢甲板和铝合金舱壁扶强材之间产生电解腐蚀,保障铝合金舱壁扶强材结构的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的另一侧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甲板与舱壁的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东南造船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东南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91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