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屏幕以及折叠屏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88890.0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4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许超;马颖江;谢明;郑亚东;龙世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王卫忠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屏幕 以及 折叠 移动 终端 | ||
本申请涉及折叠屏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屏幕以及折叠屏移动终端。可折叠屏幕包括盖板、两个屏幕以及导光件;所述盖板位于外侧面;两个所述屏幕均包括一个侧向显示部,两个所述侧向显示部均面向两个所述屏幕之间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包括两个反光面,两个所述反光面分别对应两个所述侧向显示部,以分别将各所述侧向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向所述盖板一侧反射,以透过所述盖板向外侧显示。由于利用反光镜的反射输出原理,将左右两侧的屏幕的显示内容向外反射,使屏幕显示内容传递到用户眼中。左右两侧屏幕各自独立存在,可以各自单独折叠展开运动,相互之间相对自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折叠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屏幕以及折叠屏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得到迅猛发展,对于智能手机而言,其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为了提升智能手机的使用便利性,大尺寸屏幕是一种主流发展趋势,而为了兼顾便携性,折叠屏应运而生。但是,目前折叠屏手机的折叠和展开过程均需人工手动操作,使用过程极为不便。
现有折叠屏手机中,继三星第二代折叠手机和华为Mate X发布以来,几乎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大力研发折叠智能手机。目前市面上的折叠手机折叠方式可大致分为四种:
(1)例如,型号为Samsung Galaxy Fold的折叠屏手机,采用的左右内折方式,屏幕分布在左右两块机壳上,合上手机时屏幕折在内部。
(2)例如,华为型号为Mate X的折叠屏手机,采用的左右外折方式,屏幕分布在左右两块机壳上,合上手机时屏幕包裹在机壳外部。
(3)例如,型号为Motorola Razr 2019折叠屏手机,采用水滴形上下内折方式,屏幕分布在上下两块机壳上,合上手机时屏幕折在内部。
(4)例如,型号为Samsung Galaxy Z Flip折叠屏手机,采用U形上下内折方式,屏幕分布在上下两块机壳上,合上手机时屏幕折在内部。
以上四种折叠方式都是通过折叠铰链的机械机构实现。然而现有折叠手机的折叠铰链机械结构复杂,组装累计公差大,长时间使用容易磨损,导致精度难以保证。
再一方面,现有折叠手机一般为一整块柔性屏幕构成,所以折叠必须保证两侧同步运动,不能使得两侧的屏幕各自单独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折叠铰链机械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不依赖于复杂结构折叠铰链的可折叠屏幕以及折叠屏移动终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屏幕,包括盖板、两个屏幕以及导光件;所述盖板位于外侧面;两个所述屏幕均包括一个侧向显示部,两个所述侧向显示部均面向两个所述屏幕之间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包括两个反光面,两个所述反光面分别对应两个所述侧向显示部,以分别将各所述侧向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向所述盖板一侧反射,以透过所述盖板向外侧显示。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屏幕呈L形,所述侧向显示部为所述屏幕一端的弯折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向显示部与所述屏幕结合部的外侧面为圆导角。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导角外结合有导光部,所述导光部具有面向所述导光件的侧向出光面,以将所述圆导角外显示画面经所述导光件反射向外。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材质为固化的光学胶。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向出光面结合有定向出光的滤光膜。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具有单向向外侧导光的滤光膜,所述滤光膜位于面向所述导光件的一侧。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滤光膜的两端对齐两侧的所述侧向显示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8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磁铁有温度有艾草香味的椅子
- 下一篇:一种电缆井危险自动警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