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面监测点浇筑混凝土保护块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8373.3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9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高国政;于帅;孟聪;李伟;康大勇;刘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城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4G13/00;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孔珍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监测 浇筑 混凝土 保护 块模架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地面监测点浇筑混凝土保护块模架,包括:侧模板,侧模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位于外板内侧,内板和外板的横截面为相似多边形结构;连接架,用于连接内板和外板,连接架位于侧模板顶部。内板内侧设有浇筑时用于对监测点管口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三根可伸缩的支脚。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实用新型浇筑而成的现浇混凝土保护块能够与地面混凝土更好的粘结,不易滑动,避免了受到横向冲击时易对监测点管口造成破坏的情况,提高了保护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面监测点浇筑混凝土保护块模架。
背景技术
施工监测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车站基坑沉降变形观测是必测项目,对于施工场地内的施工监测点进行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有效做好监测点的防护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因为监测点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尤其是地铁车站施工,施工场地狭小,场内交通运输繁忙,监测点修复或者补充都比较困难。现有的监测点保护多采用预制砌块套在监测点管口外侧的方式,该方式虽然能够防止监测点管口受到碾压,但由于其易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受到横向冲击时仍会对监测点管口造成破坏,保护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地面监测点浇筑混凝土保护块模架。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面监测点浇筑混凝土保护块模架,包括:
侧模板,侧模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位于外板内侧,内板和外板的横截面为相似多边形结构;
连接架,用于连接内板和外板,连接架位于侧模板顶部。
进一步的,内板内侧设有浇筑时用于对监测点管口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三根可伸缩的支脚。
进一步的,支脚包括套筒,套筒的一端与内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套筒远离内板的一端旋有定位螺栓。
进一步的,内板和外板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进一步的,连接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底部分别通过多根立杆与内板和外板相连。
进一步的,矩形框架通过四根立杆与内板相连,四根立杆分别与内板四角处的内侧壁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实用新型浇筑而成的现浇混凝土保护块能够与地面混凝土更好的粘结,不易滑动,避免了受到横向冲击时易对监测点管口造成破坏的情况,提高了保护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侧模板;11-内板;12-外板;2-连接架;21-矩形框架;22-立杆;3-定位机构;31-套筒;32-定位螺栓;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地面监测点浇筑混凝土保护块模架,包括:
侧模板1,侧模板1包括内板11和外板12,内板11位于外板12内侧,内板11和外板12的横截面为相似多边形结构;
连接架2,用于连接内板11和外板12,连接架2位于侧模板1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城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城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83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多型号雷达轴系标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泡沫板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