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8254.8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5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马砺;刘尚明;王洪权;王旭;薛梦华;唐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07 | 分类号: | E21F17/107;E21F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星蓝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4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灾变 区域 柔性 缓冲 快速 密闭 气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包括多个单体气囊,相邻两个单体气囊之间通过限位机构进行紧固连接,限位机构均包括两个限位带,限位机构中的两个限位带分别布设在单体气囊的两侧,巷道顶部的单体气囊和巷道底部两侧的单体气囊均通过锚固件与巷道内壁进行紧固连接,单体气囊上设置有充放气口,单体气囊和与其紧挨的单体气囊之间均通过通气阀门连接,巷道底部的一个单体气囊上连接有充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多个单体气囊连接起来对巷道进行密闭,进而起到隔离灾变区域的目的,能够对爆炸冲击波有一个缓冲作用,减弱冲击波的能量,可靠性高,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救援时间,保障了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灾变区域快速密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火灾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煤矿一旦发生煤炭自燃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煤矿火灾救灾过程中,巷道密闭是目前常见的应急处理措施。通过对巷道密闭,阻隔密闭内外的空气流动和热交换,将灾区隔离确保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小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现有的巷道密闭方式主要为密闭墙、密闭门及密闭气囊等方式,其中密闭墙和密闭门的施工工艺繁琐、布置时间长,不满足井下快速密闭要求。并且,现有的气囊密闭存在气囊重量大、稳定性差及抗冲击性弱等问题不能对火区封闭起到有效作用。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适应井下巷道密闭并且具有一定抗冲击性的密闭气囊,解决现有巷道密闭存在的问题,为矿井救援提供高效可靠的救援装备,保障矿井救援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多个单体气囊连接起来对巷道进行密闭,进而起到隔离灾变区域的目的,能够对爆炸冲击波有一个缓冲作用,减弱冲击波的能量,可靠性高,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救援时间,保障了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充气后相互挤压密实的单体气囊,多个所述单体气囊布设在巷道内的同一断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单体气囊之间均通过限位机构进行紧固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均包括两个限位带,所述限位机构中的两个限位带分别布设在单体气囊的两侧,所述巷道顶部的单体气囊和所述巷道底部两侧的单体气囊均通过锚固件与巷道内壁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单体气囊上设置有充放气口,所述单体气囊和与其紧挨的单体气囊之间均通过通气阀门连接,所述巷道底部的一个单体气囊上连接有充气装置。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气囊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供限位带连接的拉环,两个所述拉环相对于单体气囊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布设。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为弹性带,所述限位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连接钩。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与单体气囊之间通过限位带进行连接。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的一端锚固在巷道内壁上,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供限位带连接的连接环。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管路和高压气瓶,所述充气管路的一端连接在充放气口上,所述充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在高压气瓶上。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路上设置有气体压力计和电磁阀门。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气囊上设置有粘连条,紧靠的两个所述单体气囊通过粘连条粘连为一体。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气囊上未与其他单体气囊相互连接的通气阀门上均设置有封堵法兰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科技大学;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82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计算机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胶囊分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