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防垢短节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6087.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7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广;黄焌淞;邹德昊;张玮;杨友国;高峰;卢轶宽;李想;许明亮;李金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E21B28/00;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防垢短节 | ||
一种井下防垢短节,包括:安装在短节上的上接头、依次配合安装在上接头下面的外壳和下接头;其中,外壳的上端与上接头连接;并在外壳的内部内置有能够加载超精微震荡波能量的数个防垢片;且外壳内套装有数个O形圈。本实用新型安装操作简便,不仅阻止了安装于下游井下管线结垢,大大减少了垢下腐蚀,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延长油井及管线设备寿命,减少了油井维修作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井下防垢短节。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人民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油田不断向多领域的开发迈进,陆上及海洋石油的开采重要性不言而喻,油井的经济效益更是重中之重。对于矿化度高的油井,由于成垢离子含量多,井下管柱频繁结垢,给井下管柱造成堵塞、运输压力增高、能源浪费、设备垢下腐蚀等种种问题;上述种种问题,不仅增加了石油生产成本,而且井下管柱的结垢及垢下腐蚀,也给井下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防垢短节,以解决矿化度高油井易结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防垢短节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下防垢短节,包括:安装在短节上的上接头、依次配合安装在上接头下面的外壳和下接头;其中,
外壳的上端与上接头连接;并在外壳的内部内置有能够加载超精微震荡波能量的数个防垢片;且外壳内套装有数个O形圈。
进一步,所述数个防垢片分别为两个半圆筒形结构,并固定连接在短节的外周,且固定连接后的两个半圆筒形结构,形成一整体圆筒形结构,再使用外壳对防垢片进行保护。
进一步,所述数个防垢片间隔设定距离设置在短节的外部。
进一步,所述数个O形圈间隔设定距离,并分别设置在短节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所述数个O形圈为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防垢短节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安装操作简便,不仅阻止了安装于下游井下管线结垢,大大减少了垢下腐蚀,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延长油井及管线设备寿命,减少了油井维修作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垢片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垢片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上接头;2、外壳;3、下接头;4、螺钉;5、防垢片;6、O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防垢短节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在短节上的上接头1、依次配合安装在上接头1下面的外壳2和下接头3;其中,
外壳2的上端与上接头1采用螺钉4的方式连接;并在外壳2的内部内置有能够加载超精微震荡波能量的数个防垢片5(本实施例为:间隔设定距离设置有三个);且外壳2内的上、下两端套装有数个O形圈6(本实施例为:间隔设定距离分别设置有三个)。
上述数个防垢片5分别为两个半圆筒形结构,并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在短节的外周,且固定连接后的两个半圆筒形结构形成一整体圆筒形结构;再使用外壳2对防垢片5进行保护。
上述数个防垢片5间隔设定距离设置在短节的外部,且防垢片5上,能够加载超精微震荡波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6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可调式液压千斤顶对顶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矿用液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