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束定位模组与加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85871.2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5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茂;龙波;杨玄;李泉铭;滕昭威;吴云松;李庆文;黄竺;朱斌;龙荣珍;王永光;李玉景;王付景;倪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深圳市锐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5/04 | 分类号: | H01F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 地址: | 55149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模组 加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定位模组与加工设备,线束定位模组用于线束的定位,线束包括线圈,线圈的相对两端分别伸出有引线,线束定位模组包括底座、两个夹持装置与多个定位件:两个夹持装置与底座连接,分别用于夹持线圈两端的引线;多个定位件与底座连接,位于两个夹持装置之间,能够插接在线圈限定出的内腔中以对线圈进行定位。上述的线束定位模组中,夹持装置能够对线束两端的引线进行夹持定位,定位件能够插接在线圈的内腔中,从而对线圈进行定位。综上,线束定位模组既能够对线束进行较好的定位,线束也不会因外力挤压而发生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线束定位模组与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在诸如电子雷管等带脚线的产品的装配过程中,需要涉及脚线的定位步骤,脚线包括线圈以及自线圈上伸出的引线,由于线束的结构较为复杂,且线束受压时容易变形,因此常规的定位机构难以适应于此类线束的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束定位模组,能够实现线束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线束定位模组的加工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线束定位模组,所述线束包括线圈,所述线圈的相对两端分别伸出有引线,包括:
底座;
两个夹持装置,与所述底座连接,分别用于夹持所述线圈两端的所述引线;
多个定位件,与所述底座连接,位于两个所述夹持装置之间,能够插接在所述线圈限定出的内腔中以对所述线圈进行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定位模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的线束定位模组中,夹持装置能够对线束两端的引线进行夹持定位,定位件能够插接在线圈的内腔中,从而对线圈进行定位。综上,线束定位模组既能够对线束进行较好的定位,线束也不会因外力挤压而发生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安装件;
一对夹持件,分别与所述安装件转动连接;
一对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件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夹持件连接,用于所述夹持件的复位;
其中,一对所述夹持件能够相向转动以夹持对应的所述引线,并能够反向转动以释放所述引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件复位至夹持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件具有凹槽,处于夹持状态的两个所述夹持件的所述凹槽共同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引线的夹持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件包括:
转动部,与所述安装件转动连接;
夹持部,与所述转动部连接,具有所述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件还包括主体部,所述夹持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上侧,所述转动部连接于所述一端的下侧,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另一端的下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件包括一对侧板,一对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底座,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束定位模组包括两个所述定位件,沿一端所述引线至另一端所述引线的方向,两个所述定位件分别位于所述内腔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束定位模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深圳市锐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深圳市锐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58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粘壁的干燥装置
- 下一篇:绕线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