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集水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4872.5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6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野;韩冰;李洪磊;谭潜;李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C02F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天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51 | 代理人: | 赵嬛嬛 |
地址: | 11016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坑 集水 排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集水排水系统,涉及深基坑排水技术领域,包括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以及三级过滤池,所述一级过滤池侧壁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三级过滤池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一级过滤池与二级过滤池之间以及二级过滤池与三级过滤池之间通过分级排水口连通,所述分级排水口高度依次递增,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以及三级过滤池的结构,采用物理沉降方式以及各级出水口的高度递增布置方式,对从基坑内抽上来的污水首先进行了物理过滤的工作,随后通过从下料口投放沉淀反应物对基坑内抽上来的污水进行了化学过滤的过程,用于吸附水中杂质,并自然沉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集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的飞速发展,现有大量建筑工程都涉及到了开挖工程,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基坑的开挖及后续施工过程中,天气是一个极其影响工期的因素,尤其指项目工程施工至雨季季节时,由于会遭遇到频繁降雨,时常会导致基坑内部大面积积水等情况,现有方案通常采取直接在基坑底部开设有排水井或采取大功率水泵来进行排水,但在抽排积水的过程中,由于基坑内的积水经常存在夹带泥土、沙子或碎石的情况,对水泵的寿命造成了一定影响,也时常遇到有淤泥堵塞抽水管道的情况,另外包含有大量泥浆的污水也无法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不能够对基坑底部抽排上来的污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工作,容易在排放过程中,对市政管网造成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集水排水系统,包括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以及三级过滤池,所述一级过滤池侧壁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三级过滤池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一级过滤池与二级过滤池之间以及二级过滤池与三级过滤池之间通过分级排水口连通,所述分级排水口高度依次递增,所述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以及三级过滤池下端连接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下方设置有污泥处理槽。
优选的,所述污泥处理槽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一侧设置有污泥收集槽。
优选的,所述污泥处理槽内通过传动轴连接有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以及三级过滤池上方开设有下料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以及三级过滤池的结构,采用物理沉降方式以及各级出水口的高度递增布置方式,对从基坑内抽上来的污水首先进行了物理过滤的工作,随后通过从下料口投放沉淀反应物对基坑内抽上来的污水进行了化学过滤的过程,用于吸附水中杂质,并自然沉降。通过物理沉淀以及化学沉淀的方式,能够保证污水的沉淀率,在过滤池下方设置了污泥处理槽以及传送带,能够电动将污泥排放出去,省却了人工的过程,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中:1、下料口;2、进水口;3、出水口;4、分级排水口;5、污泥泵;6、传送带;7、出料口;8、传动轴;9、污泥收集槽;10、一级过滤池;11、二级过滤池;12、三级过滤池;13、污泥处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4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冶金工业的环保型高炉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连接节点工具及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