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于家庭入户门上的智能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84783.0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2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沈哲明;黄智;杨友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久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1/00;E05B17/18;E05B17/22;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1 | 代理人: | 黄飞隆 |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家庭 入户 门上 智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锁技术领域的一种安装于家庭入户门上的智能锁装置,包括第一智能锁本体、把手组件和第二智能锁本体,第一智能锁本体和第二智能锁本体间隔门板对立相连接,把手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智能锁本体的外表面的下端;第一智能锁本体的外表面的轴心处的上端设置有高清广角摄像头,高清广角摄像头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眼球扫描仪,把手组件包括滑盖和把手座,把手座上端面活动安装有滑盖,且把手座通过其背部固定连接有的连接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智能锁本体的上端面轴心处下端,第二智能锁本体外表面轴心处的上端设置有可视屏,第二智能锁本体中部安装有握把。本实用新型具有多重安全保障和人性化设计服务,为客户提供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安装于家庭入户门上的智能锁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锁(Intelligent Lock)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电子锁不能称之为智能锁,同时智能锁也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更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
智能锁智能体现的标志是能否手机联动和操作。智能密码锁的系统由智能监控器和电子锁具组成,二者异地放置,智能监控器供给电子锁具所需的电源并接收其发送的报警信息和状态信息。这里采用了线路复用技术,使电能供给和信息传输共用一根二芯电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现在的智能锁不同于以往的“先开启再扫描”的方式,扫描方式非常简单,将手指放在扫描处的上方由上至下的扫描就可以,无需将手指按在扫描处,扫描的方式更减少指纹残留,大大降低指纹被复制的可能性,安全独享。然而即便是如此,依旧存在潜在的不便捷和风险性:当使用者的手掌汗腺分泌过多或提拎捧抱大量物品并且无法腾出手时,不仅不易扫描认证识别,甚至无法顺利进行扫描这步操作,为使用者在实际生活使用中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家庭入户门上的智能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的智能锁不同于以往的“先开启再扫描”的方式,扫描方式非常简单,将手指放在扫描处的上方由上至下的扫描就可以,无需将手指按在扫描处,扫描的方式更减少指纹残留,大大降低指纹被复制的可能性,安全独享。然而即便是如此,依旧存在潜在的不便捷和风险性:当使用者的手掌汗腺分泌过多或提拎捧抱大量物品并且无法腾出手时,不仅不易扫描认证识别,甚至无法顺利进行扫描这步操作,为使用者在实际生活使用中带来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装于家庭入户门上的智能锁装置,包括第一智能锁本体、把手组件和第二智能锁本体,所述第一智能锁本体和第二智能锁本体间隔门板对立相连接,所述把手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智能锁本体的外表面的轴心处的下端;
所述第一智能锁本体的外表面的轴心处的上端设置有高清广角摄像头,所述高清广角摄像头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眼球扫描仪,且所述眼球扫描仪突出于所述第一智能锁本体的外表水平面,所述高清广角摄像头的下端设置有触屏键盘;
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滑盖和把手座,所述把手座通过其上端面两侧设有的滑槽活动安装有所述滑盖,且所述把手座通过其背部固定连接有的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智能锁本体的上端面轴心处下端,且所述把手座背部位于所述连接座的上端设置有FPC指纹头,且所述FPC指纹头具有多个;
所述第二智能锁本体外表面轴心处的上端设置有可视屏,所述可视屏下端设有功能按钮,所述第二智能锁本体轴心处中部固定安装有握把,且所述握把外表面中心处内嵌有第二启停键,所述握把下端依次设有第一保险锁和第二保险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智能锁本体和第二智能锁本体结构和大小均相同,且所述第一智能锁本体、把手组件和第二智能锁本体的外壳边角均采用倒圆角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久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久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4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