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腱鞘炎手术针刀导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80805.6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4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贾志永;李长江;侯华宾;刘钢;张丽美;张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志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32;A61B90/11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魏伟 |
| 地址: | 0644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腱鞘炎 手术 导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腱鞘炎手术针刀导向装置,包括一个手指束缚环;手指束缚环上设有导向套管;该导向套管活动套装于针刀刀体前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用细长针刀进行手术,有效稳定针刀前端,避免针刀滑动产生无效操作,误损其它肉体组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腱鞘炎手术针刀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可视化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治疗特点: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满意。现有技术中有平口针刀,容易损伤腱鞘外的软组织,特别是对肌腱缺乏保护作用。故而出现了一种尖刺刀尖,圆弧刃的手术针刀。尖刺刀尖避免推进操作过程中肌腱被刀头处的尖刺划伤。但是这种新型小针刀由于刀尖小,治疗过程中摆动幅度大,稳定性差,操作时小针刀切割腱鞘时精准度较差,导致不能很好的切割腱鞘,存在无效切割机率,手术时间较原平口针刀要长,给患者带来痛苦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尖头小针刀切割精准度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针刀定位装置。
为实现小针刀操作导向和定位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腱鞘炎手术针刀导向装置,包括一个手指束缚环;手指束缚环上设有导向套管;该导向套管活动套装于针刀刀体前端。
本实用新型配合细长针刀进行手术,有效稳定针刀,手术过程中对针刀固定性好,针刀无摆动,调整导向装置可以灵活精准的调整方向,精准切割,临床应用方便,方向感强,避免无效切割,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针刀副损伤几率。
进一步的,导向套管通过支撑柱与手指束缚环连接,该支撑柱底部与手指束缚环固接,支撑柱轴心设正多边形槽孔,导向套管底部设正多边形芯柱,芯柱与槽孔匹配,芯柱与槽孔为紧配合。该结构使导向套管中轴与手指束缚环的中轴夹角可调,手术中操作更灵活,利于双手协调变换。
导向套管孔径大于针体2至4毫米。
手指束缚环为指圈,指圈底部设有活口。该指圈结构圈径可调,方便安装。
手指束缚环底部为具备弹性的绑带。该绑带结构固定效果更好,避免导向套管移动。
导向套管为直管,长度为3mm至5mm。
作为导向套管的变形结构:导向套管由两个小环圈和弧形连接片组成,小环圈与弧形连接片同心布置,两小环圈下半圆周分别与弧形连接片两端固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图;
图3为改进结构分角图;
图4为手指束缚环为绑带结构示意图;
图5导向套管的变形结构。
图中:手指束缚环1、卡扣11、长尾端12、齿棱13、导向套管2、小环圈21、弧形连接片22、支撑柱3、槽孔31、芯柱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腱鞘炎手术针刀导向装置,包括一个手指束缚环1;手指束缚环1上设有导向套管2;该导向套管2活动套装于针刀刀体前端。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细长针刀手术,例如腱鞘炎微创手术,右手持针刀操作,左手戴本导向装置,导向套管2的内表面制为光滑表面,针刀前端装在导向装置中,在套筒中上下滑动,保证刀刃稳定,下刀位置准确。具体的,导向套筒的孔径大于针体直径2至4毫米为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志永,未经贾志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0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电机加工用防干扰式高斯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门开关的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