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棒组件及粉末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8872.4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1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何邦成;何考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罗县何氏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任兵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粉末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中棒组件及粉末成型模具,其中,中棒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至少一根中棒,连接件具有顶面和底面,连接件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沿着底面到顶面的方向,凹槽的宽度减小;中棒包体工作部及固定部,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工作部的一端;其中,每一凹槽至少穿设有一固定部,沿着凹槽的长度方向,固定部由凹槽的一端穿入凹槽内,固定部由凹槽的一端拔出;工作部及固定部与凹槽均为间隙配合,中棒可绕凹槽摆动。中棒可绕凹槽摆动,使得中棒自动找准安装中心,使得中棒可自适应下冲的内孔,避免中棒与下冲内孔有碰撞,提高了中棒与下冲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成型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棒组件及粉末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粉末成型模具是用于粉末冶金制坯,粉末成型模具具有中棒及下冲,中棒插设与下冲的内孔,中棒是保证制品的内孔成型的模具零件,大多数为长杆件。
现有技术中,中棒由多根杆体和基体组成,多根杆体的一端焊接于基体的一端,因中棒难免有加工误差及安装误差,这就导致中棒与下冲内孔的同轴度差,当中棒插入下冲内孔时,中棒容易与下冲内孔的孔壁发生剧烈碰撞,从而使得中棒出现裂痕甚至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棒组件,其包括连接件以及至少一根中棒,连接件具有顶面和底面,连接件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沿着底面到顶面的方向,凹槽的宽度减小;中棒包体工作部及固定部,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工作部的一端;其中,每一凹槽至少穿设有一固定部,沿着凹槽的长度方向,固定部由凹槽的一端穿入凹槽内,固定部由凹槽的一端拔出;工作部及固定部与凹槽均为间隙配合,中棒可绕凹槽摆动。
优选地,凹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槽及第二槽,第一槽远离顶面,第二槽靠近顶面,第一槽的外形尺寸大于第二槽的外形尺寸,固定部位于第一槽,工作部靠近固定部的一端位于第二槽。
优选地,第一槽外形与固定部的外形适配。
优选地,第二槽的外形与工作部靠近固定部的一端的外形适配。
优选地,凹槽为T型槽。
优选地,工作部的横截面为矩形。
优选地,每一凹槽穿设有一固定部。
优选地,工作部与固定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粉末成型模具,其包括上述中棒组件。
同现有技术相比,工作部可拆卸卡接于凹槽内,当中棒损坏后,无需接触任何工具,人工从凹槽取出中棒,再把合格的中棒卡入凹槽内,整个拆装过程简单快速,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中棒可绕凹槽摆动,使得中棒自动找准安装中心,使得中棒可自适应下冲的内孔,避免中棒与下冲内孔有碰撞,提高了中棒与下冲的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中中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中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2中中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件;11顶面;12底面;13凹槽;131第一槽;132第二槽;2中棒;21工作部;22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罗县何氏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博罗县何氏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8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水带的防漏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药厂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