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用引流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8808.6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4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曹远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远玲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邱国栋 |
地址: | 255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引流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引流取样装置,包括集液囊:所述集液囊的出口端分别设置有与负压引流设备连接的负压管和与取样瓶连接的取样管,所述集液囊的进口端设置有引流管,且引流管的开口端通过接头管与穿刺针连接,所述接头管上套设有沿其轴向移动的压合片,且压合片与皮肤穿刺处贴合接触。本实用新型中,该引流取样装置通过设置的可调节的压合片,可以在穿刺针刺入皮肤组织内引流时,将压合片移动到穿刺针和皮肤的接触部位,并对该部位进行密封压合,既能够保护穿刺针和皮肤的接触部位的表面整洁度,同时也可以对穿刺针起到限制的作用,防止穿刺针发生倾斜的现象,进而提高了穿刺引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用引流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引流术的全称为经皮穿刺引流术,即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和引流导管等器材,对人体管道、体腔或器官组织内的病理性积液、血肿、脓肿或胆汁、胰液、尿液等体液淤积进行穿刺抽吸、引流,达到减压和治疗的目的,经皮穿刺引流术也常用于心内科临床诊疗,有时需要在对抽出液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和生化检测,作为鉴别诊断和指导用药的依据。
现有的引流取样装置在穿刺针刺入到皮肤下组织内进行引流液的引流时,对于穿刺针的穿刺部位缺少必要的夹持保护措施,当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意外抖动或引流管被意外拉拽时,容易发生穿刺针倾斜甚至位移的现象,从而导致引流取样装置的不稳定,进而降低了引流取样装置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可以对穿刺针穿刺部位进行压合夹持,确保穿刺针引流稳定性的一种心内科用引流取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引流取样装置,包括集液囊:
所述集液囊的出口端分别设置有与负压引流设备连接的负压管和与取样瓶连接的取样管;
所述集液囊的进口端设置有引流管,且引流管的开口端通过接头管与穿刺针连接;
所述接头管上套设有沿其轴向移动的压合片,且压合片与皮肤穿刺处贴合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接头管的外壁设有螺槽,且螺槽与压合片的内壁螺纹旋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压合片的上表面且位于接头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夹套,且夹套为柔性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压合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海绵垫片,且海绵垫片的厚度小于压合片的厚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集液囊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依次错位且反向分布的折流板;
所述集液囊的内壁且位于取样管的进口端设置有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引流管上且靠近接头管的一端设置有流量调节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集液囊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集液囊的外壁设置有排液管,且排液管的进口端延伸至底层折流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用引流取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远玲,未经曹远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8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地测量用便捷式图纸观察板
- 下一篇:一种电力设备柜用安装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