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滴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77660.4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4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段润泽;刘联胜;杨华;田亮;张恒;屈惠茹;荣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张国荣 |
| 地址: | 3004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制系统,包括滴盘、滴头、储液罐、基板、两个电极板和两个信号发生放大模组;所述滴盘位于两个电极板之间;一个信号发生放大模组的正、负极分别与两个电极板相连,在两个电极板之间形成方向与液滴运动方向相反的电场;另一个信号发生放大模组的正、负极分别与滴盘和基板连接,使滴盘内的溶液带电。该系统通过外加电场的方式产生向上的电场力,射流过程中卫星液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远大于自身重力,使卫星液滴向上运动,最终与滴头出口处液柱的弯月面汇合形成新的液滴,进而减少卫星液滴的生成,提高滴制的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原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滴制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滴制工艺中,液滴从滴头滴出后主要依靠自身重力、液体表面张力和内应力的作用滴落,在液滴射流过程中,液滴与液滴之间会产生液线,液线断裂而产生大量卫星液滴(由于液体有粘度,在射流过程中会有液线产生,液线在断裂的过程中会产生粒径远小于液滴的小颗粒称之为卫星液滴)。产生的卫星液滴会使生产效率降低,浪费资源,严重时会使整个生产线停滞。比如中药丸的滴制过程中,由卫星液滴形成的药物小颗粒,不仅会造成药液浪费,而且会沉淀在生产设备和堵塞管道,阻碍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
研究表明,在射流过程中对液滴施加外部扰动能够有效减少卫星液滴的产生,因此,研究具有外部扰动的滴制系统很有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滴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滴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滴盘、滴头、储液罐、基板、两个电极板和两个信号发生放大模组;
所述滴盘位于两个电极板之间;一个信号发生放大模组的正、负极分别与两个电极板相连,在两个电极板之间形成方向与液滴运动方向相反的电场;另一个信号发生放大模组的正、负极分别与滴盘和基板连接,使滴盘内的溶液带电。
一个信号发生放大模组包含一号信号发生器、一号信号放大器,一号信号发生器与一号信号放大器连接,一号信号放大器的正、负极分别与一号电极板、二号电极板相连,一号电极板位于二号电极板的正下方;另一个信号发生放大模组包括二号信号发生器和二号信号放大器,二号信号发生器与二号信号放大器相连,二号信号放大器的正极与滴盘相连,二号信号放大器的负极与基板相连。
所述滴头末端与一号电极板和二号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均为1米。
电极板的长为50厘米、宽为40厘米、厚度为3厘米。
滴盘为空心圆柱体,滴盘的下部具有外凸的出液端,出液端开有内螺纹口。
滴盘的半径为5cm,高度为15cm。
滴头的上部设有外螺纹,中部为六棱柱结构,下部为圆柱结构。
滴头的高度为17mm,滴头内部沿轴向设有流道,流道直径为1.9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外加电场的方式产生向上的电场力,射流过程中卫星液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远大于自身重力,使卫星液滴向上运动,最终与滴头出口处液柱的弯月面汇合形成新的液滴,进而减少卫星液滴的生成,提高滴制的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原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滴盘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滴头的纵向剖视图;
图4(a)为质量分数为3%的NaCl水溶液未在外加电场条件下的液滴滴落过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7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护膝功能针织服装裤
- 下一篇:一种真空电子器件离子流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