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蚜茧蜂释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6332.2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2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王忠宇;朱广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公司六盘水市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1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300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蚜茧蜂 释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蚜茧蜂释放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可调式容器框架;纱网,铺设于所述可调式容器框架内,并形成封闭的网型容器;遮雨盖,设置在所述可调式容器框架上方,并且,所述遮雨盖与所述网型容器之间具有可供蚜茧蜂飞出的释放口;其中,所述网型容器包括第一纱网部和第二纱网部,所述第二纱网部位于所述网型容器的上部,并且,所述第二纱网部的孔径大于蚜茧蜂的体积,所述第一纱网部的孔径小于蚜茧蜂的体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可以实现蚜茧蜂的批量快速田间释放,同时能够实现蚜茧蜂的可调式释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蚜茧蜂释放装置,属于蚜茧蜂释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烟叶生产为实现“绿色、生态、优质、安全”发展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其中蚜茧蜂防控烟蚜生物技术已成为烟草行业大力推广的技术之一。烟蚜茧蜂是专门寄生蚜虫的一种内寄生蜂,对寄主蚜虫的自然控制力较强。通过推广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不仅可减少烟叶化学农药的施用量,还可以提升烟叶质量。
烟蚜茧蜂从繁育到释放需要经过扩种、扩繁、释放等一系列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其中田间释放环节是决定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效果的重要环节。现有文献公开了一种烟蚜茧蜂田间繁育及释放的装置(专利号:2016208235230),该装置包括繁放罩和繁放网,其中,繁放网套在繁放罩上,其形状匹配繁放罩,在繁放网上设有拉链。该装置的使用方式是:在烤烟团棵期到旺长初期将本装置安装到烟田烟株上,可直接在所罩烟株内扩繁烟蚜及烟蚜茧蜂。当培育的烟蚜茧蜂数量达到放蜂要求时,通过拉开装置上的拉链即可实现放蜂。该装置适合蚜茧蜂的繁育及释放,然而并不太适合蚜茧蜂的直接批量快速释放,同时制作成本和人工成本也较高。此外,现有释放装置也不能实现蚜茧蜂的可调式释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蚜茧蜂释放装置,可以实现蚜茧蜂的批量快速田间释放,同时能够实现蚜茧蜂的可调式释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蚜茧蜂释放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可调式容器框架;
纱网,铺设于所述可调式容器框架内,并形成封闭的网型容器;
遮雨盖,设置在所述可调式容器框架上方,并且,所述遮雨盖与所述网型容器之间具有可供蚜茧蜂飞出的释放口;
其中,所述网型容器包括第一纱网部和第二纱网部,所述第二纱网部位于所述网型容器的上部,并且,所述第二纱网部的孔径大于蚜茧蜂的体积,所述第一纱网部的孔径小于蚜茧蜂的体积。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可调式容器框架包括:
第一底板;
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
第二底板,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
四根立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
其中,所述纱网铺设于所述第二底板及上部的所述四根立柱之间,所述第二底板随着所述升降机构的动作而移动,从而改变所述网型容器的大小。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遮雨盖的底面与四根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在相邻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横杆。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二纱网部固设于若干所述横杆形成的开口内。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在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部设有行走轮。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底座固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网型容器上设有拉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公司六盘水市公司,未经贵州省烟草公司六盘水市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6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