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处理的生物增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5982.5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9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苏强;刘道行;邹晓凤;高磊;杨洋;徐建华;皇甫旭;贾香云;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22;B01F15/00;B01F1/00;C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生物 增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的生物增效装置,包括罐体、底座、支撑杆、转盘、固定杆、潜水电机、搅拌桨、旋转架、连接杆、固定柱、滑槽、滑块、转杆、搅拌叶、进水管、出水管和投药口,底座数量为三个,且沿周向每隔120度安装在罐体的底端,支撑杆一端安装在罐体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转盘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杆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转盘的下表面左右两端。该装置取代了传统利用搅拌棒进行水平方向单一搅拌的方式,采用搅拌桨与搅拌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污水与药剂可以水平与竖直双向同时进行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药剂的溶解速率,实用性更强,操作方便,更能满足现有市场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增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处理的生物增效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是用生物学的方法处理污水的总称,是现代污水处理应用中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主要借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污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为了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在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加入具有特定降解能力或更高活性的生物菌群,增强污水处理系统自身处理能力的技术,被称之为生物增效技术;
在生物增效药剂投入处理池时,由于处理池的容积较大,为加快药剂的溶解,通常需要将池内的污水和药剂进行搅拌,然而现有设备通常采用搅拌棒进行单一水平方向的搅拌,这种搅拌方式不够全面,药剂只在水平方向进行运动溶解,导致搅拌的效率低,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搅拌应有的作用,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提出一种水处理的生物增效装置来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的生物增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设备通常采用搅拌棒进行水平方向的单一搅拌,导致搅拌效率低药剂溶解慢的技术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的生物增效装置,包括:
罐体;
底座,数量为三个,且沿周向每隔120度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底端;
支撑杆,一端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
转盘,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
固定杆,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左右两端;
潜水电机,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螺钉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前侧和后侧;
搅拌桨,通过联轴器锁紧固定在所述潜水电机的输出端;
旋转架,安装在所述转盘的顶端;
连接杆,一端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内壁顶端中心位置,另一端向下延伸进旋转架的内侧,且其外壁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架的外壁上;
固定柱,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
滑槽,数量为四个,且由上至下等距开设在所述固定柱的外壁上;
滑块,数量为八个,且每两个为一组内嵌在每个所述滑槽的内腔;
转杆,一端安装在所述滑块的外侧,另一端延伸出旋转架的外侧,且其外壁与旋转架的外壁轴承连接;
搅拌叶,安装在所述转杆的外侧;
进水管,开设在所述罐体的顶端左侧;
出水管,开设在所述罐体的右侧底端;
投药口,开设在所述罐体的顶端右侧。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的长度为30CM。
优选的,所述两个搅拌桨呈相反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槽呈首尾相通的倾斜弧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5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4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取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泡沫塑料均匀性发泡染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