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油墨循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73900.3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7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乔;李少波;黄泽雄子;陈天金;胡亮;李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众创亚(武汉)包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B41F31/16;B41F35/00;B01D29/01;B01D29/6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楞纸板 印刷 油墨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油墨循环装置,包括印刷机构和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滤筒,所述滤筒顶部开设有进墨口,底部开设有出墨口,所述滤筒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筒侧壁开设有用于排出所述滤网上表面的滤渣的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排污口位于所述滤网与所述滤筒连接处,所述滤筒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滤筒内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清洗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清洗组件对滤筒内的滤网进行清洗,防止滤网堵塞,导致不能回收油墨,不需人工清洗,干净卫生,省时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油墨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瓦楞纸板表面相对比较粗糙,且由于瓦楞的作用使得其表面凹凸不平,固采用柔性印版进行印刷,但是,如果油墨辊上的油墨喷量较大,柔性印版着墨会较厚,造成油墨浪费,甚至影响印刷品质。此外,如果只对油墨辊进行刮墨工序,则难以保证柔性印版的油墨上墨均匀;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将油墨辊和印刷辊上的多余油墨回收,当印刷辊与瓦楞纸板接触后,瓦楞纸板表面的粉屑、毛渣以及其他杂物会进入回收油墨中,重新添加至油桶中再次使用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印刷质量。
公开号为CN20757933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机油墨循环装置,所述油墨循环装置由印刷装置和油墨循环装置组成,所述印刷装置的印刷台上部设有印刷辊,所述印刷辊上方相切安装油墨辊,前端安装刮墨板,所述刮墨板下端安装滤斗,所述吸墨管由油墨桶底部延伸至油墨辊顶端,并安装了喷墨口,所述吸墨管上安装了油泵,所述刮墨板上端安装两组刮墨片,分别与印刷辊和油墨辊相触,所述刮墨片为胶质材料,所述滤斗的斗底安装可拆装滤塞。
本实用新型虽然能够实现瓦楞纸印刷机油墨循环使用,且确保回收墨的净度,有效提高印刷质量,但是过滤装置容易堵塞,影响油墨的回收,手动清理又太麻烦,使用不方便。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油墨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油墨循环装置,解决了现有瓦楞纸板印刷油墨循环装置易堵塞,需要手动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油墨循环装置,包括印刷机构和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滤筒,所述滤筒顶部开设有进墨口,底部开设有出墨口,所述滤筒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筒侧壁开设有用于排出所述滤网上表面的滤渣的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排污口位于所述滤网与所述滤筒连接处,所述滤筒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滤筒内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清洗组件;
所述清洗组件包括高压水管、软管、高压喷头、气缸,所述高压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滤筒内,并与所述软管连通,所述软管远离所述高压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喷头连通,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滤筒外侧壁,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贯穿所述滤筒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滤筒内,所述高压喷头固定于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位于所述滤筒内的一端,所述气缸的伸缩杆沿水平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滤筒内的滤网对回收的油墨过滤,避免杂物掺进回收的油墨中,污染油墨,再次使用时,影响印刷质量;通过设置的高压喷头,喷出水流,冲洗滤网,防止滤网堵塞,通过设置的高压水管和软管,将高压喷头与外界水源连通,通过设置的气缸的伸缩杆做沿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使高压喷头可以将滤网冲洗干净;通过设置的第一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将滤筒内的滤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喷头远离所述气缸的一侧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另一端贯穿所述滤筒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滤筒外;通过滑杆的设置,使高压喷头运动的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一致,避免滑杆限制伸缩杆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与所述滤筒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轴承,防止所述滑杆与所述滤筒的连接处泄漏油墨。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呈倾斜状设置,方便被滤网过滤的滤渣从第一排污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众创亚(武汉)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合众创亚(武汉)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3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超声穿刺装置
- 下一篇:固线组件和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