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阻尼功能的电磁换向阀阀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73756.3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7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琚永光;韩青;林金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快乐树减震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F16K4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阻尼 功能 电磁 换向 阀阀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阻尼功能的电磁换向阀阀杆,包括换向阀阀杆本体,所述的换向阀阀杆本体包括用于控制油道开关的控制端和用于进油的进油端,所述的进油端设有进油孔,所述换向阀阀杆本体外周设有阻尼孔,所述的阻尼孔由换向阀阀杆本体外周延伸至进油孔侧壁,所述换向阀阀杆本体在阻尼孔位置设有下沉孔,所述的下沉孔靠近阻尼孔的一侧设有钻孔倒角。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阻尼功能的电磁换向阀阀杆,通过增加一个阻尼孔,使得机构带有阻尼功能,通电后轴向运动速度较为平缓;使得液压油路打开或者关闭时,在阻尼孔处产生缓冲,产生的冲击不会过大,提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阀部件,尤其是一种带有阻尼功能的电磁换向阀阀杆。
背景技术
电磁换向阀是挖掘机液压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磁换向阀阀杆则是电磁换向阀主体部分的主要零件,阀主体部分的油路通过推动阀杆,来控制油路的流向;目前,市场上的所使用的电磁换向阀阀杆,在内部油孔末端设有两个回油通孔;其不足之处在于,电磁换向阀在通电和断电的瞬间,阀杆在瞬间失去磁力作用或突然受到磁力作用,会使得阀杆轴向运动速度过快,而两侧的回油通孔不具有调速功能,使得阀杆在换向阀开启和关闭的时候对整体装置有很强的冲击。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电磁换向阀的阀体机构,其公开号CN108087566A。包括阀体本体和设置在该阀体本体内的换向结构,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后推杆和阀体本体之间,包括至少两个U形滑环密封结构,在每相邻两个所述U形滑环密封结构之间设有隔套;所述U形滑环密封结构包括U形滑环和压装在该U形滑环的凹槽中的O形垫圈;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通过将滑环设计为U形,并在其凹槽中压装有O形垫圈,使整个阀体机构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但缺少阻尼器,在装置启停的时候振动比较强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电磁换向阀阀杆在启停的时候缺少阻尼器,会与电磁换向阀其他部件产生较大冲击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阻尼功能防止启停时阀杆冲击过大的电磁换向阀阀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阻尼功能的电磁换向阀阀杆,包括换向阀阀杆本体,所述的换向阀阀杆本体包括用于控制油道开关的控制端和用于进油的进油端,所述的进油端设有进油孔,所述换向阀阀杆本体外周设有阻尼孔,所述的阻尼孔由换向阀阀杆本体外周延伸至进油孔侧壁;传统的电磁换向阀阀杆在进油孔末端设置有两个回油通孔,当油从入油孔进入并到达末端后,油从两侧的回油孔流出,并从两侧流回;此时油在内部的流动比较快,推动阀杆运动的速度也比较快,阀杆容易与控制端外壁产生碰撞,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油从进油口进入到达尾端时,因为阻尼孔的直径相对比较小,所以油从阻尼孔流出的速度相对比较慢,阀杆上升的速度也比较慢,从而使得阀杆对阀体内壁的冲击也减小,使得机构带有阻尼功能,通电后阀杆轴向运动速度较为平缓,液压油路打开或者关闭时,产生的冲击不会过大,提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阻尼孔设置在进油孔延伸长度的末端,进油后油沿着进油孔向内流动,在遇到阻尼孔后向外侧流出,从而推动阀杆移动,如果将阻尼孔设置在进油孔的中部,油会在没到达尾端的时候向外侧流出,影响整个阀杆的内部的油流速,影响整个阀杆的工作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阻尼孔直径为0.5毫米至1.3毫米;阻尼孔的尺寸过小,会使得穿过阻尼孔的油量减少,阀杆的移动速度过低,影响装置的运行效率;而如果阻尼孔过大,则会使得装置的能够起到的调速效果下降,不能很好地防止阀杆地冲击。
作为优选,所述换向阀阀杆本体在阻尼孔位置设有下沉孔,所述的下沉孔靠近阻尼孔的一侧设有钻孔倒角;因为阀杆的外表面为圆周面,在加工过程中如果直接加工阻尼孔,会导致误差比较大,所以在加工时,先加工下沉孔方便阻尼孔的定位,之后再通过下沉孔的底面加工阻尼孔,使得阻尼孔加工精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快乐树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快乐树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3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台机器人协作工件瑕疵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重工业燃烧废气除尘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