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3D信息视觉识别的机器人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3661.1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0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08;B25J9/16;B25J13/08 |
代理公司: | 吉林新发惠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6 | 代理人: | 纪尚 |
地址: | 132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息 视觉 识别 机器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3D信息视觉识别的机器人管控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模块、3D传感技术的人脸识别视觉系统、2D‑3D视觉组合的物体识别和姿态估计模块、智能语音交互模块、AI云处理平台模块、多源信息融合处理模块、报警模块、智能电话外拨模块以及信息安全技术模块,3D传感技术的人脸识别视觉系统、2D‑3D视觉组合的物体识别和姿态估计模块连接AI云处理平台,本实用新型提供人脸识别、物体识别、手势交互、声音技术、视觉与通信控制、多源信息融合控制策略和外拨电话功能,在特殊品管理的应用中具有提高机器人巡检、识别人脸和物体的高精准度、高安全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视觉识别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3D信息视觉识别的机器人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为弹药、贵重物品及危化品等特殊品管理引入具有管控系统的机器人管理员提供了可能,例如:巡检、识别、取还、称重等任务,都具有分析判断准确性难度大、识别速度快和控制可靠等特点,基于视觉识别及管控系统的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工。因此,机器人的管控系统能够满足无人化、智能化、精细化管控的要求,研究通过视觉识别管理员并进行手势交互、语音交互、识别物品和提供优化的控制策略的机器人管控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机器视觉涉及的人脸识别和物体识别技术有2D视觉和3D视觉两种方法,2D视觉识别只能发现物体位置,缺乏3D姿态信息;基于3D视觉识别技术利用3D传感器技术获得一个更加精确地三维立体信息。目前的针对管理人员和特殊品管理实际应用较差,只能提供简单的图像识别、简单的对话、简单的开锁控制和库存信息。另外,管理人员变更和特殊品变化会使原有的控制策略将不再适用,有必要提供新的基于3D视觉识别的控制策略。
因此,亟需一种基于3D信息视觉识别的机器人管控系统,能够实现3D视觉系统的结构设计、稳定性、可靠性、识别控制以及协同控制系统的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3D信息视觉识别的机器人管控系统,通过基于深度学习、设计独特的3D视觉系统识别人脸和2D-3D物体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对物品更加安全、可靠的管控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3D信息视觉识别的机器人管控系统,包括:
整合3D视觉技术的机器人本体模块;
采用3D照相机,利用飞行时间方法检测相位来实现3D影像检测出人脸的景深的3D传感技术的人脸识别视觉系统;
采用2D图像匹配进行物体定位,Kinect-2.0视觉传感器采集3D视觉数据的2D-3D视觉组合的物体识别和姿态估计模块;
包含AI Engine智能引擎负责对人脸数据、手势、物体数据、语音数据进行人脸、物体识别、手势识别,进行语义分析的AI云处理平台模块;
能够进行多源信息融合优化控制的多源信息融合处理模块;
能对异常情况进行警示的报警模块、智能电话外拨模块;
能与人脸识别、物体识别、手势交互、语音交互结合的信息安全技术模块;
所述3D传感技术的人脸识别视觉系统和2D-3D视觉组合的物体识别和姿态估计模块均与AI云处理平台模块相结合,所述AI云处理平台模块通过多元信息融合处理模块将结果返回到机器人本体模块,所述机器人本体模块分别与报警模块、智能电话外拨模块相结合,所述机器人本体模块还交互连接有手势交互模块、智能语音交互模块、信息安全技术模块。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本体模块,可以是箱型、移动式,以适应对特殊品的巡视与管控。
优选地,所述手势交互模块、智能语音交互模块均以人机协作完成特殊品的管控安全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3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