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72063.2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3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朱磊;郭军;李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百年基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香***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局部 加固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路基层两侧的竖板、设置于路基层与路面层之间的下不锈钢板以及设置于下不锈钢板上的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下不锈钢板上的弧形板体,所述下不锈钢板上表面开设有与弧形板体两端均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槽。本申请中,当车辆行驶至路面层时,车辆自身的重力向下传递至弧形板体处,弧形板体对压力起到了良好的分散作用,增强了道路的结构强度,以此降低了道路表面发生局部下沉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道路的规划路线上会经过一些土质较为松软的区域,在长期使用后,道路下方的土质会出现下沉的情况,使得道路局部失去支撑,导致路面出现开裂、下沉等情况,影响道路的平整性和使用寿命。
相关技术的公告号为CN2058569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包括一个以上的道路单元,任一道路单元包括底面土工格栅、侧面土工格栅以及筑路材料,底面土工格栅与侧面土工格栅围成一容置筑路材料的空腔,底面土工格栅与侧面土工格栅相交处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与底面土工格栅和侧面土工格栅之间通过胶粘剂固定,筑路材料填充于空腔内,筑路材料与底面土工格栅、侧面土工格栅以及加强筋粘结为一体从而构成道路单元。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底面土工格栅的结构强度有限,长时间后,筑路材料表面容易发生局部下沉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强道路的结构强度,降低道路表面发生局部下沉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路基层两侧的竖板、设置于路基层与路面层之间的下不锈钢板以及设置于下不锈钢板上的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下不锈钢板上的弧形板体,所述下不锈钢板上表面开设有与弧形板体两端均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体为弧形延伸的板状结构,弧形板体的两端均与下不锈钢板上表面的第一插接槽插接配合,当车辆行驶至路面层时,车辆自身的重力向下传递至弧形板体处,弧形板体对压力起到了良好的分散作用,增强了道路的结构强度,以此降低了道路表面发生局部下沉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下不锈钢板上表面与弧形板体之间的多个加强管,所述加强管顶部的弧形表面与弧形板体底部的弧形表面抵接,且相邻所述加强管之间相互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行驶至路面层时,车辆自身的重力由路面层传递至弧形板体处,弧形板体则将压力传递至加强管处,进一步起到了良好的分散压力的作用,以此增强了道路的抗压强度。
可选的,所述下不锈钢板上表面与弧形板体之间的多个加强管的直径自两侧向中部逐渐递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便于相邻的两个加强管之间紧密连接,同时,便于加强管顶部的弧形表面与弧形板体底部的弧形表面抵接,以增强加强管对弧形板体的支撑效果。
可选的,每个所述加强管底部的弧形表面均固定有插接条,所述下不锈钢板上表面开设有与插接条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管与下不锈钢板上表面之间通过插接条连接,以此增强了加强管与下不锈钢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便加强管持续发挥良好的加固作用。
可选的,所述弧形板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弧形板体与路面层之间的上不锈钢板以及与上不锈钢板底面固定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两侧的弧形表面分别与两侧的弧形板体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上不锈钢板与楔形块配合作用,以此对道路结构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从而提升道路的抗压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百年基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百年基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2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