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感支付多维识别装置补光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71822.3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1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蒋立新;田秀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驿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15/02 | 分类号: | G03B15/02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胡荣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付 多维 识别 装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感支付多维识别装置补光结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设于收费位置地面下方;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设于安装框内部;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补光装置;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用于对补光装置的保护,将整体机构安装于收费点地面下方,在夜间需要进行补光时,照明灯抬升起可直接照射于车牌位置,补光效率高,同时完成补光后可将照明灯落下,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同时在落下时保护装置的四个保护板同步闭合将照明灯保护于安装框内部,增长照明灯使用收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感支付多维识别装置补光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激增,超过先期城市规划中的预计,车辆激增,除了使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加剧外,同时也使停车供需矛盾不断激化,因此,有必要对城市的道路交通停车进行统一的规划、优化和管理,因此大量停车点设置无感支付装置以减少通行时间,同时对停车点内部进行统一记录和管理。
在无感支付装置中,需要通过摄像头对车牌号进行识别和记录,但是在夜晚时,常出现照明不足而无法正常识别车牌号,致使效率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感支付多维识别装置补光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感支付多维识别装置补光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感支付多维识别装置补光结构,包括:
安装框,所述安装框设于收费位置地面下方;
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设于安装框内部;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补光装置;
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用于对补光装置的保护。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驱动电机和四个移动装置,所述驱动轮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框一侧,所述驱动电机设于安装框远离驱动轮的一侧,且输出轴与驱动轮一侧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轮外缘设有齿轮结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丝杆、移动块、支撑块、丝杆块和与齿轮结构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支撑块固定于安装框一侧,所述丝杆块设于安装框靠近支撑块的一侧,所述移动丝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与支撑块和丝杆块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开有与移动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且与移动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设于支撑块远离移动丝杆的一端,且一侧与移动丝杆一端连接固定,控制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轮进行转动,即可在齿轮结构和驱动齿轮的传动作用下带动四个移动丝杆同步进行转动,进而控制四个移动块进行同步靠近和分离。
优选的,所述补光装置包括四个偏转杆、补光块、支撑架和照明灯,四个所述偏转杆一端分别与四个移动块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补光块四侧分别与四个偏转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一端固定于补光块一侧,所述照明灯安装于支撑架远离补光块的一端,通过控制驱动电机控制四个移动块的同步靠近和分离,在同步靠近时,通过四个偏转杆将补光块顶升起,嗲东照明灯升起对车辆前方的车牌号进行补光以辅助摄像头进行识别,完成识别后控制移动块相互分离即可将补光块和照明灯落至安装框内部,避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优选的,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四个保护板和四个保护杆,所述偏转杆靠近补光块的一端开有保护槽,四个所述保护杆一端转动连接于保护槽内部,所述保护杆远离保护槽的一端与保护板一侧转动连接,四个所述保护板远离保护杆的一侧通过合页与安装框一端转动连接,在补光块在偏转杆的顶升作用下抬升起时,通过保护杆将四个保护板打开,完成识别将补光块降下时,则四个保护板闭合,将照明灯保护于安装框内部。
优选的,四个所述保护板相接触的表面为磨砂面,提高四个保护板闭合时的密闭性,可在雨天时保护照明灯免受雨水破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驿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驿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18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