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接触角测量的控温恒温腔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71789.4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9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骏逸;杨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飞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G05D2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张磊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接触角 测量 恒温 | ||
一种用于接触角测量的控温恒温腔体,包括箱体、前面板、内部保温顶板、滑板、防护磁环固定座、后部保温板、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温芯体;箱体包括顶部保温板、底板、后盖板以及位于两侧的侧板;两个侧板下部均设置滑轨;两个侧板的内壁均向内依次设有内部保温侧板和侧面保温层;滑板两侧通过滑轨与侧板滑动连接;防护磁环固定座、后部保温板、控温芯体以及前部保温件沿直线并排设置在滑板上;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控温芯体内;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前面板的上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体积小,方便操作,通过对不同位置的监测提高了温控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腔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接触角测量的控温恒温腔体。
背景技术
接触角的测量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电子芯片行业,锂电池行业,手机触摸屏行业,化工农药行业等等。
但是,在一些测量过程中,有的样品需要放置于高温的环境中,因此需要在接触角测量设备配备专门的高温腔室,来测量样品在一定温度环境下的接触角数据。
市场上已有的用于接触角测量的控温腔体多数采取水浴的方法,或者只是简单地控温,没有实现对温度进行监控,结构复杂,体积大,不便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接触角测量的控温恒温腔体,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体积小,方便操作,通过对不同位置的监测提高了温控的精度。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接触角测量的控温恒温腔体,包括箱体、前面板、内部保温顶板、滑板、防护磁环固定座、后部保温板、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温芯体;
箱体包括顶部保温板、底板、后盖板以及位于两侧的侧板;前面板外侧端面设置拉手;两个侧板上均设置观察窗口;观察窗口上设置保温玻璃,观察窗口外侧设置用于固定保温玻璃的玻璃固定板;
内部保温顶板的一端与前面板内侧端面上部连接;内部保温顶板位于顶部保温板的下方;
两个侧板下部均设置滑轨;两个侧板的内壁均向内依次设有内部保温侧板和侧面保温层;其中,滑板两侧通过滑轨与侧板滑动连接;内部保温侧板和侧面保温层的下端设置在滑板上;滑板位于底板上方;滑板上表面设置底部保温层;
防护磁环固定座、后部保温板、控温芯体以及前部保温件沿直线并排设置在滑板上;其中,防护磁环固定座与后盖板内侧接触,前部保温件与前面板内侧连接;加热器依次穿过防护磁环固定座、后部保温板并伸入控温芯体内部;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控温芯体内,并位于加热器的下方;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前面板的上部,并位于前部保温件的上方。
优选的,拉手表面设置防滑纹。
优选的,后盖板上设置导线孔,导线穿过导线孔并与加热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拉手端部穿过前面板并与前部保温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体积小,方便操作,通过对不同位置的监测提高了温控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接触角测量的控温恒温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接触角测量的控温恒温腔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接触角测量的控温恒温腔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飞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飞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17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军用水壶
- 下一篇:一种无感支付多维识别装置补光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