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模具的金属粉末储存结构及3D打印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70605.2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9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文;邹功成;黄如周;刘路;黄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12/52 | 分类号: | B22F12/52;B22F10/28;B22F5/00;B33Y30/00;B33Y40/00;B33Y8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朱明明 |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模具 金属粉末 储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模具的金属粉末储存结构及3D打印模具,该金属粉末储存结构包括:柱状结构,所述金属粉末储存结构包括均匀成型于模具内部的多个所述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中空且竖直,多个所述柱状结构相互并列且间隔地分布;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连接相邻的所述柱状结构;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至少有一个,所述排放通道连通所述柱状结构与所述模具的外部。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模具内部构造的多个中空的柱状结构并通过连接通道连接为一体,形成金属粉末储存结构,既实现了模具制造时激光成本的降低,又节约了模具制造所需的金属粉末,并能够通过排放通道实现金属粉末的排出与循环利用,显著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模具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3D打印模具的金属粉末储存结构及3D打印模具。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一种越来越普及的增材制造技术,随着金属增材制造的模具零件越来越广泛,增材制造在模具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金属选区激光熔化是3D打印技术中的一种,该技术选用激光作为能量源,按照三维切片模型中规划好的路径在金属粉末床层进行逐层扫描,扫描过的金属粉末通过熔化、凝固从而达到冶金结合的效果,最终获得模型所设计的金属零件。目前,金属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广泛地应用在金属模具的制造过程中。
目前采用金属选区激光熔化制造模具时,在模具内部不涉及到零件成型结构的其他位置处,没有针对性的设计中空结构以减少模具成型所需的激光能量以及减少模具的成型所需的金属粉末材料,进而模具的制造成本偏高。即便有的模具内部设置有中空结构以减少模具成型所需的激光能量来减少激光发生成本,但是该中空结构内部存在的没有经过激光熔化的金属粉末无法排出,进而无法进行循环利用,制造成本降低的效果不显著。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金属粉末储存结构,用于排出3D打印模具内部未熔化的金属粉末并进行循环利用,以显著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3D打印模具的金属粉末储存结构及3D打印模具,该金属粉末储存结构通过模具内部构造的多个中空的柱状结构以及连接通道一体形成,能够实现模具制造时激光成本的降低以及金属粉末原材料的节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模具的金属粉末储存结构,包括:
柱状结构,所述金属粉末储存结构包括均匀成型于模具内部的多个所述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中空且竖直,多个所述柱状结构相互并列且间隔地分布;
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成型于所述模具的内部并连接相邻的所述柱状结构;
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成型于所述模具的内部且至少有一个,所述排放通道连通所述柱状结构内部的空间与所述模具外部的空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柱状结构上至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通道,所述多个柱状结构通过所述连接通道依次连接形成路径唯一的链式的金属粉末储存腔,所述金属粉末储存腔首尾两端对应的所述柱状结构分别为第一柱状结构与第二柱状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柱状结构与所述第二柱状结构之间不连通且与二者分别连接有第一排放通道与第二排放通道。
通过本实施方式,多个柱状结构依次通过连接通道相互连接形成链式的金属粉末储存腔,且金属粉末储存腔的路径唯一,不存在岔路,便于金属粉末储存腔中的金属粉末沿唯一的路径直接排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通道包括连接于所述柱状结构顶部的上部通道以及连接于所述柱状结构底部的下部通道,连接在同一个所述柱状结构上的两个所述连接通道分别为上部通道与下部通道。通过本实施方式,上部通道与下部通道分别连接于柱状结构的顶部与底部,使得柱状结构中不存在死角,实现柱状结构中的金属粉末完全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0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管材生产用原料混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尺寸眼眶的近视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