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行智能调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9335.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1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裕大华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董梦娟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智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行智能调浆的装置,包括调浆桶,所述调浆桶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车体,所述移动车体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车体推手,所述调浆桶顶部设有防溅盖,所述防溅盖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提手一侧设有注料阀,所述注料阀底部固定连接有注料管,所述注料管一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底部通过轴杆连接有调浆杆,所述调浆杆表面固定连接有击打块,所述调浆桶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块,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提高了调浆的效率,增加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能够对各种原料进行调浆,使原料可以更加充分的融合,可以根据本装置内部信息反馈,自动进行调浆作业,调浆过程更加精准,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行智能调浆的装置,属于调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布料纺织过程中需要调浆,对布料进行处理,现有的调浆装置在使用时,对于浆液的搅拌效率低,搅拌后浆液原料不能良好的彻底融合,且在使用时无法智能调浆,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为此,提供一种进行智能调浆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进行智能调浆的装置,有效的提高了调浆的效率,增加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能够对各种原料进行调浆,使原料可以更加充分的融合,可以根据本装置内部信息反馈,自动进行调浆作业,调浆过程更加精准,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进行智能调浆的装置,包括调浆桶,所述调浆桶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车体,所述移动车体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车体推手,所述调浆桶顶部设有防溅盖,所述防溅盖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提手一侧设有注料阀,所述注料阀底部固定连接有注料管,所述注料管一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底部通过轴杆连接有调浆杆,所述调浆杆表面固定连接有击打块,所述调浆桶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内侧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块,所述调浆桶另一侧表面底部开设有排浆阀。
进一步而言,所述防溅盖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头,所述电源接头一侧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旋转电机、注料阀、控制块与排浆阀。
进一步而言,所述移动车体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移动滚轮。
进一步而言,所述旋转电机顶部固定连接于防溅盖底部表面,且所述防溅盖底部表面开设有与旋转电机结构相匹配的槽。
进一步而言,所述击打块呈对称分布与调浆杆上下两侧,所述调浆杆呈环形阵列分布于轴杆外侧底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液位传感块位于调浆桶内腔一侧,所述注料管位于调浆桶内腔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行智能调浆的装置,通过设有调浆杆与击打块,结构简单,有效的提高了调浆的效率,增加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能够对各种原料进行调浆,使原料可以更加充分的融合,保证了调浆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行智能调浆的装置,通过设有控制块、注料阀与液位传感块,可以根据本装置内部信息反馈,自动进行调浆作业,调浆过程更加精准,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进行智能调浆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进行智能调浆的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裕大华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裕大华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9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