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铸件的铸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69250.5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3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红;朱冬冬;董多;马腾飞;张元祥;周兆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铸件 铸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铸件的铸造装置,其包括冒口和浇注装置;所述冒口与待浇注的铸件相连接,用于铸件凝固时的补缩;所述浇注装置包括第一直浇道、第一横浇道、第一立筒、第一内浇道、第二立筒、第二内浇道、第三内浇道、第三立筒、第四内浇道、第四立筒、第二横浇道和第二直浇道,以实现浇注系统对铸件的浇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铝合金液的平稳流动,避免紊流和飞溅的发生。在本实用新型的浇注装置中具有两个直浇道,能够使得铝液充型稳定,顺序凝固,减少铸件成型后的孔隙率;通过在铸件热节增加冒口来改进铸造装置,极大的减少了缩松、缩孔等缺陷的发生,提高了铸件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铸件的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的密度小,容积热容量小但导热率大,使得铝液在流动过程中温度会迅速降低,容易氧化和吸气,且氧化物比重与铝液相近,致使混入铝液中的氧化物难以浮起。铝液凝固后的体积收缩大,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根据上述特点,对铝合金浇注系统的要求是:保证充型过程平稳,不发生涡流、飞溅和冲击现象,有利于补缩。
结构比较简单而且高度不大的薄壁铸件以及致密性要求高、需要用顶部冒口补缩的中小型厚壁铸件常采用顶注式浇注系统,浇口直接开设在铸件上方,液流经过浇道后直接从铸件顶部向下充型。以往的顶注式浇注系统由于溶液冲击力大,容易发生溅射、紊流和卷气,易使铸件具有砂眼、铁豆、气孔、氧化夹渣等缺陷,极大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提供一种铝合金铸件的铸造装置。该装置可以使得铝合金铸件的充型过程平稳,不发生涡流、飞溅和冲击现象,并有利于补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合金铸件的铸造装置,其包括冒口和浇注装置;所述冒口与待浇注的铸件相连接,用于铸件凝固时的补缩;所述浇注装置包括第一直浇道、第一横浇道、第一立筒、第一内浇道、第二立筒、第二内浇道、第三内浇道、第三立筒、第四内浇道、第四立筒、第二横浇道和第二直浇道;
所述第一直浇道与第一横浇道相连;所述第一立筒与第一横浇道和第一内浇道相连;所述第二立筒与第一横浇道和第二内浇道相连;所述第二直浇道与第二横浇道相连;所述第三立筒与第二横浇道和第三内浇道相连;所述第四立筒与第二横浇道和第四内浇道相连;所述第一内浇道、第二内浇道、第三内浇道、第四内浇道的出口端连接于待浇注的铸件型腔内,以实现浇注系统对铸件的浇注。
作为优选,所述冒口为多个。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冒口竖直且均匀的设置于待浇注的铸件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冒口为四个,分别设置于与第一立筒、第二立筒、第三立筒和第四立筒相对应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有立筒的底部均设有缓冲槽。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为向下凹陷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有内浇道的形状均为扁平直角梯形,且斜边向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浇道和第二直浇道分别设置于待浇注的铸件对称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浇道设置于第一横浇道的中间位置,第二直浇道设置于第二横浇道的中间位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筒和第二立筒分别设置于第一横浇道的两端,第三立筒和第四立筒分别设置于第二横浇道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学院,未经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92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具旋锁更换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的水质取样恒温保存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