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备份型浪涌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7879.6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4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聂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恒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苏艳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备份 浪涌保护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备份型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主脱离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部设有副脱离器,所述副脱离器与主脱离器的外表面一侧均设有显示屏,所述第一放置槽远离壳体的一端底部和顶部均铰接有第一挡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开关、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副脱离器、驱动电机和螺杆,焊锡熔断后,脱离件触碰第二开关,在通过驱动电机和螺杆,将脱离器更换,主脱离器进入第二放置槽,可以及时更换新脱离器,十分方便,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浪涌保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备份型浪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最原始的浪涌保护器羊角形间隙,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绝缘而造成停电。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铝浪涌保护器,氧化膜浪涌保护器和丸式浪涌保护器。30年代出现了管式浪涌保护器。 50年代出现了碳化硅防雷器。70年代又出现了金属氧化物浪涌保护器。现代高压浪涌保护器,不仅用于限制电力系统中因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也用于限制因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1992年以来,以德、法为代表的工控标准35mm 导轨卡接式可拔插SPD防雷模块,开始大规模引进到中国,稍后以美、英为代表的一体化箱式电源防雷组合也进入了中国;
现有的浪涌保护器都为一个壳体搭配一个脱离器使用,当遇到强电流焊锡熔断,再次使用电路时,需要更换新的脱离器才能使用电路,人员更换需要一定时间,就会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备份型浪涌保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备份型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主脱离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部设有副脱离器,所述副脱离器与主脱离器的外表面一侧均设有显示屏,所述第一放置槽远离壳体的一端底部和顶部均铰接有第一挡板,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一放置槽的铰接处通过销钉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远离第一放置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顶部一侧设有警示灯,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内顶部远离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二放置槽远离壳体的一端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两个所述第二挡板远离第二放置槽的一侧均设有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垂直贯穿第二挡板的外表面一侧延伸至第一挡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池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脱离器的内部包括脱离件和拉簧,所述主脱离器的内部靠近显示屏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关,且第二开关与脱离件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池槽的外表面一侧设有盖子,所述盖子的顶部设有开启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脱离器与副脱离器的外表面一侧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且螺纹孔均垂直贯穿主脱离器与副脱离器的外表面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四个所述螺纹孔均与螺杆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放置槽、安装槽和第二放置槽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均设有滑槽,且滑槽与主脱离器与副脱离器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一侧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的外表面一侧均设有转槽,且转槽与螺杆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恒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恒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7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级组合型浪涌保护器
- 下一篇:充电盘采用分体设计的无线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