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67703.0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3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 | 分类号: | H01M50/20;H01M50/242;H01M50/29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焊接 防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减震装置、夹持装置、散热装置以及防灰装置,储液罐下表面与外壳内部下表面连接,夹板一侧表面与正负极柱外表面连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装置本体,外壳一侧表面设有安装孔,散热装置本体与安装孔连接,外壳另一侧表面设有安装槽,防灰装置本体与安装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正负极柱通过两夹持装置夹持固定,减震装置设置于两极柱下部,通过流动液流动压缩气体产生气压回弹的原理实现对极柱的减震效果,散热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散热扇转动实现散热,且可起到清灰作用,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全球的热潮,采用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被视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最佳能源,发展势头迅猛。
现有锂离子电池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导接的电芯与极柱会存在松动脱离的现象,给汽车使用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且长时间大功率工作使得锂离子电池容易过热,而一般的散热装置又容易进灰,降低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电芯与极柱存在脱落现象以及容易进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焊接防震结构,包括底座、减震装置、夹持装置、散热装置以及防灰装置,所述底座包括外壳、正负极柱、限位套以及固定夹板,所述外壳上表面设有两圆孔,两个所述正负极柱分别与两圆孔连接,两个所述正负极柱下表面分别与两限位套内部下表面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套外表面分别与两固定夹板内表面连接,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储液罐、缓冲弹簧、液压缸以及推杆,所述储液罐下表面与外壳内部下表面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与储液罐上表面以及固定夹板下表面连接,所述液压缸下表面与外壳内部下表面连接,所述液压缸上表面设有通孔,所述推杆与通孔滑动配合,所述推杆一端与固定夹板下表面连接,所述储液罐与液压缸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板,所述夹板一侧表面与正负极柱外表面连接,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装置本体,所述外壳一侧表面设有安装孔,所述散热装置本体与安装孔连接,所述防灰装置包括防灰装置本体,所述外壳另一侧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防灰装置本体与安装槽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底座本体以及限位块,若干所述限位块下表面均与底座本体上表面焊接,所述外壳下表面与底座本体上表面连接,限位块的作用是确定外壳的位置,底座可用于安装整个装置。
优选地,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活塞板、辅助弹簧以及复位弹簧,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活塞板上表面连接,所述辅助弹簧两端分别与固定夹板下表面以及液压缸上表面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液压缸内部上表面以及活塞板上表面连接,储液罐内部设有流动液,通过推杆推动活塞板使液压缸内空气压缩,产生气压,从而产生减震效果。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杆以及限位环,两个所述连接板一端均与夹板外表面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一端分别与两连接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壳一侧表面设有若干限位孔,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限位孔连接,两个所述限位环内表面分别与两连接杆外表面连接,其中,夹持装置有四个,夹持装置的作用是对两正负极柱进行夹持,使其不容易松动。
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固定杆、电机以及散热扇,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与散热装置本体内表面以及电机外表面连接,所述电机设有旋转轴,所述散热扇与旋转轴旋转配合,散热装置不仅可以散热,还可以起到清灰作用,延长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7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锈蚀卡顿的电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植入式地脚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