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柱状沉积物采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63514.6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9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如忠;陆兆;吴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朱朝明 |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柱状 沉积物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柱状沉积物采样器,涉及水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领域。一种便携式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包括连接杆、筒盖、筒体、内筒、采样刀,筒盖由连接部和盖面组成。所述连接杆杆体标有刻度,上下端均设有螺栓孔,可与其它连接杆或筒盖连接部结合固定,所述筒盖盖面安装有单向阀,盖面下端具有内螺纹结构可与所述筒体上端外螺纹旋转固定,所述筒体一侧设有观察窗,并且筒体内部套有带刻度的透明内筒,所述筒体下端外螺纹结构又可与所述采样刀上端内螺纹结构旋转固定,所述采样刀下端为环刀,以便筒体插入底泥进行采样。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具有采集水‑沉积物界面水样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便携式柱状沉积物采样器。
背景技术
作为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一直是水环境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挡。当氮、磷等营养盐或重金属等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部分会沉降到底泥中,此时,沉积物就成为了污染物的“汇”,一旦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这些污染物又有可能重新释放到上覆水中,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此时,沉积物又扮演着“源”的角色,因此对沉积物样品进行采集并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采集沉积物样品时,一般采样方法为使用抓泥斗或者柱状采样器甚至直接用铁铲采样,用铁铲或者抓泥斗采样时对沉积物扰动较大,采得沉积物样品不具备原始层次特征,而一般柱状柱状采样器取样后使用推板推出,比较费力,同时对沉积物样品有挤压使其层次结构发生变化,并且传统工具设计时只考虑了采集沉积物样品,并没有采集水-沉积物界面附近水样的功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操作省力简便、能保证沉积物层次结构且能取得水-沉积物界面附近水样的柱状沉积物采样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柱状沉积物采样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样不方便和被采集样品不具备层次特征而满足不了科研需要和难以取得水-沉积物界面水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包括安装有单向阀的筒盖、采样刀、设有观察窗的筒体、带刻度的内筒和带刻度的连接杆,所述筒盖由连接部和盖面组成,连接部起到和连接杆固定的作用,盖面顶部设有带有内螺纹结构的孔位,用于安装单向阀和作为采样后采取水-沉积物界面水的取样口,盖面下端具有内螺纹结构可与筒体上端外螺纹结构旋转固定,所述筒体一端连接筒盖,另一端连接环形采样刀,筒体上并设有观察窗便于辅助采集水-沉积物界面水样,同时还可以方便采样者观察所采集沉积物样品的基本理化性质,用于后续分析;所述内筒套在筒体内,有限位环卡在筒体与采样刀相接的位置对其进行固定。
所述单向阀包括外壳、浮动塞和挡块,所述外壳具有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上部与下部连接处设有浮动塞,上部上端设有挡块,挡块围绕外壳内侧对称排列。
所述筒盖连接部与连接杆相接,具体而言,筒盖连接部与连接杆连接头设有对应的螺栓孔,并采用蝶形螺栓固定。
所述筒体可以对半打开,且由铰链连接,筒体两端均为外螺纹结构,且筒体一侧设有透明的观察窗。
所述内筒包括样管和限位环,所述样管由透明聚合材料制成,在具备一定支撑性的同时可方便切割,所述样管管体设有刻度,且外径与筒体内径相同以保证样管可以贴合筒体内壁,所述限位环设于样管末端用以固定样管。
所述采样刀为环装,上端为内螺纹结构,可与所述筒体下端外螺纹结构旋转固定,下端为锐利的环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3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监控用智能巡检机器人
- 下一篇:包装盒封口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