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限位的汽车零部件寿命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59568.5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9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飞;吴忻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之川智能装备无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苏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1 | 代理人: | 吴忠义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限位 汽车零部件 寿命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限位的汽车零部件寿命检测装置,包括柜体和支撑腿,所述柜体的左右两侧前端固定连接有合页,且合页靠近柜体竖直中心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脚,且支撑腿位于柜体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述柜体的上端设置有箱体。该便于限位的汽车零部件寿命检测装置,与现有的普通检测装置相比,该装置具有定位检测的结构,通过控制箱控制移动盒在直线导轨上的移动可带动检测仪器移动,从而可快速的完成对零部件的检测,提高检测的效率,其次检测箱体内部设有的夹持机构在驱动杆的电力驱动下能快速的对零件进行夹持,保证检测时零件的稳定性,提高检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限位的汽车零部件寿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具有四轮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从19世纪末到20 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在汽车生产使用制作过程中,为保证汽车的性能,需间断的汽车进行保养和零件寿命的检测,从而增加行驶的安全性。
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寿命检测装置,在零件测试的过程中不能对单个零部件进行测试,检测时需要将零部件安装至特殊仪器上进行检测,该过程繁杂需要人工辅助操作,因此不能实现自动化检测,从而导致检测效率低,会增加检测结果的误差率,且未设有对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的结构,在测试的过程中晃动易导致检测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限位的汽车零部件寿命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限位的汽车零部件寿命检测装置,包括柜体和支撑腿,所述柜体的左右两侧前端固定连接有合页,且合页靠近柜体竖直中心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脚,且支撑腿位于柜体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述柜体的上端设置有箱体,且箱体的右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器,所述箱体的左侧前端活动连接有移动门,且移动门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板,所述移动门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体的内部右侧上端设置有移动盒,且移动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直线导轨,所述移动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检测仪器,所述箱体的内部下端活动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限位板的右侧平行安设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柜门通过合页与柜体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柜门之间关于柜体的中轴线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箱体呈垂直状安装于柜体的上表面,且伸缩杆呈垂直状安装于箱体的内部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滑板通过滑套与箱体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套之间关于移动门的中轴线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检测仪器的上表面与移动盒的下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移动盒通过直线导轨与箱体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块通过滑槽与支撑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板呈垂直状安装于支撑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之川智能装备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森之川智能装备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9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