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内穿线牵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6514.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伟;樊培琴;郭彦彪;韩贵;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7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线 牵引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管内穿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内穿线牵引器,旨在解决现有管内穿线牵引线绳头易断裂及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包括两根立杆,两根立杆的上端通过上连杆固连,两根立杆的下端通过下连杆固连,两根立杆的中部各固定有一安装筒,每个安装筒内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支撑轴,每个支撑轴的内端固连一安装盘,安装盘与支撑轴垂直,两个安装盘之间通过绕筒固连,绕筒与支撑轴同轴,绕筒的外径小于安装盘的外径,安装盘外露于绕筒的端面上开设有螺孔且配置有螺栓,至少一个支撑轴的外端垂直固连一连接杆,连接杆的未与支撑轴连接的一端垂直固连有摇杆,摇杆、连接杆和支撑轴共面且摇杆和支撑轴分局在连接杆两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管内穿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内穿线牵引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为保证用电安全及美观,公共部分、户内铜芯软导线均为管内暗敷,具体操作时先将牵引线的一端穿过管,然后将牵引线的该端与铜芯软导线相连,操作工拉拽牵引线的另一端从而将铜芯软导线穿过管。这种操作方法进行管内穿线作业时,存在两个技术问题:1)拉拽引线或钢丝时,受力不均匀,牵引线绳头易断裂;2)作业时耗费体力严重,作业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管内穿线牵引线绳头易断裂及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管内穿线牵引器, 包括两根立杆,两根立杆处于同一平面且关于一竖直面对称分布,两根立杆的上端通过上连杆固连,两根立杆的下端通过下连杆固连,两根立杆的中部各固定有一安装筒,两个安装筒的轴线皆水平布置且共线,每个安装筒内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支撑轴,每个支撑轴的内端固连一安装盘,安装盘与支撑轴垂直,两个安装盘之间通过绕筒固连,绕筒与支撑轴同轴,绕筒的外径小于安装盘的外径,安装盘外露于绕筒的端面上开设有螺孔且配置有螺栓,至少一个支撑轴的外端垂直固连一连接杆,连接杆的未与支撑轴连接的一端垂直固连有摇杆,摇杆、连接杆和支撑轴共面且摇杆和支撑轴分局在连接杆两侧。
进一步地,两根立杆的下端间距大于上端间距。
进一步地,两根支撑轴皆连接有连接杆和摇杆。
进一步地,摇杆上同轴转动套装有握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管内穿线牵引器,设有摇杆、连接杆、支撑轴、安装筒、安装盘及绕筒,使用时牵引线的一端与铜芯软导线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安装盘上,操作者通过旋转绕杆即可使绕筒旋转,从而将牵引线绕装在绕筒上,采用机械结构代替了现有人工的拉拽,大大节约了体力,降低了作业时间,提高了穿线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管内穿线牵引器,通过机械结构保证牵引绳均匀的发力,相对现有不可控的人工拉拽,有效避免了将牵引绳头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立杆;2┄上连杆;3┄下连杆;4┄安装筒;5┄支撑轴;6┄安装盘;7┄绕筒;8┄螺孔;9┄连接杆;10┄摇杆;11┄握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6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烘烤烟具的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房屋建筑设计的防水隔热型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