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气灭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6132.0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2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兴;孟祥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合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88 | 分类号: | H01H33/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气灭弧结构,包括压气筒体、静弧触头、动触头、动内触头、活塞、密封圈、喷口套、动导电杆;当动导电杆竖直向下带动动触头分闸时,活塞也同时被带动,并与动触头同步运动沿压气筒体内腔向下压气,被压出的气体从活塞以及动触头的圆孔结构中向上运动,形成快速纵向吹弧气流,并在短时间内聚集在喷口套狭小的喷口处,产生很大的气压,起到了有效的灭弧作用,即压气灭弧。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工作安全可靠,生产、维修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灭弧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知名企业的同类产品中均采用闸刀式灭弧原理,这种负荷开关采用的是开关史上最原始的灭弧原理,开关分闸时高速拉开刀闸,引起的电弧通过灭弧灭弧栅冷却分离灭弧,但是由于灭弧原理的限制,这种负荷开关的灭弧能力有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弧能力强的直动式压气灭弧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特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压气灭弧结构包括压气筒,静弧触头,喷口套,动内触头,动触头,活塞,密封圈,动导电杆。
所述压气筒内充满绝缘气体。
所述动内触头上端与喷口套卡接,另一端与动触头铆接。
所述动触头一端与动内触头铆接,另一端与动导电杆焊接。
所述活塞与动触头下端卡接,所述密封圈放置在活塞的环形槽内。
所述静弧触头与动内触头材料为铜钨合金。
所述喷口套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并采用圆弧曲面结构设计。
所述活塞与动触头上设有圆孔结构,利于气流通过。由于该技术方案采用了直动式压气灭弧结构,灭弧能力奇强;大大提高了转移电流的量级;分闸时驱动连杆高速带动活塞筒往下直线运动,同时压缩在压缩活塞筒和压气活塞间的SF6气体从喷口套处喷出,以强劲的气流将电弧吹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处于分闸状态中压气灭弧结构的剖面图;
图2所示为处于合闸状态中压气灭弧结构的剖面图。
图中:1、压气筒;2、静弧触头;3、喷口套;4、动内触头;5、动触头;6、活塞;7、密封圈;8、动导电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气灭弧结构,所述喷口套3与动内触头4上端卡接,动内触头4下端与动触头5铆接,动触头5另一端与动导电杆8焊接,动导电杆8带动动触头5,喷口套3,动内触头4,活塞6 以及密封圈7在压气筒1中呈竖直运动,所述活塞6与动触头5下端外侧卡接,密封圈7 放置在活塞6的环形槽内。图1则示出了处于分闸状态的一种压气灭弧结构的剖视图,在分闸的过程中,动导电杆8快速运动连同动触头5使活塞6快速向下直线运动,此时压缩压气筒1与活塞6之间的绝缘气体,从而使气体从活塞6与动触头5的圆孔处向上运动,最后从喷口套3处以极高的速度喷出,以其强劲的气流将电弧熄灭。
图2中所示为处于合闸状态的一种压气灭弧结构的剖视图,在合闸的过程中,动导电杆8带动动触头5向上运动,动触头上面有动内触头4与其铆接,动内触头4上有喷口套 3与其过盈配合,在合闸状态时,静弧触头2出入到喷口套3中,在压气筒1的内部盛有绝缘气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合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合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6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冰机负载保护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环保作用的热熔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