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拉丝炉用石墨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52980.4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平;祝君;魏文涛;白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37/029 | 分类号: | C03B37/029 |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马刚强 |
| 地址: | 21523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拉丝 石墨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光纤拉丝炉用石墨件结构,包括气环、中心管、马氟管、保温层、保温碗,其中气环、中心管和马氟管均为高纯石墨制品,保温层为石墨软毡,保温碗为石墨硬毡。保温碗、马氟管、中心管、保温层、气环均为筒状设计,通过依次叠放、套放组装放置于拉丝炉底部水板上,保温碗和保温层套于马氟管和中心管外侧,起隔热保温作用,马氟管、中心管依靠尺寸、台阶设计叠放,气环下口外径略小于中心管使其嵌入中心管中,气环上口一圈设有等距通孔,保护气通过通孔进入拉丝炉石墨件内。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的石墨件结构,简化了清洗操作难度,提升了石墨件寿命,降低保护气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拉丝炉用石墨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光纤生产领域,光纤是由融化光纤预制棒获得,光纤预制棒在一定高温条件下融化形成丝,通过牵引涂覆后形成商用光纤,光纤拉丝炉就是预制棒加热机器,大多数厂家会使用中频感应炉,通过涡流效应来加热拉丝炉中的石墨件形成高温区域,处于高温区域的预制棒会逐渐融化,由于石墨在高温下容易与氧气反应,在生产时会在拉丝炉石墨件内通入一定量的保护气来隔绝空气,石墨件的结构设计会改变拉丝炉中得温场,不同的温场条件对光纤产品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如果设计不合理会降低石墨件的寿命。
行业内目前大部分厂家设计的石墨件结构由6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上气环、下气环、中心管、马氟管、中心管保温层和马氟管保温层,结构较为复杂,上气环外壁易产生石墨粉尘沉积,清理较为不易,需要定期拆解拉丝炉取出石墨件后进行清洗,同时因为结构原因,需要上下气环配合形成导流作用,往往会加大中心内径尺寸,使石墨件内空间增大,降低了加热效率,且需要更多的保护气来维持温场,另外为了减少中心管内径尺寸,上气环的壁厚往往被设计的较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上气环最容易接触到空气导致氧化损耗,一般上气环的寿命会远低于其它石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光纤拉丝炉用石墨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纤拉丝炉用石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环、中心管、马氟管、保温层、保温碗,所述保温碗放置于拉丝炉底部水板上,所述马氟管插入保温碗内,边缘放置于拉丝炉底部水板上,下沿穿过保温碗和拉丝炉底部水板,所述马氟管的内壁形状为Y形,所述中心管为直筒状石墨件,落在马氟管上,所述保温层为筒状石墨软毡,套于中心管和马氟管外侧,落于保温碗上,所述气环嵌于中心管内,上沿落于拉丝炉上口法兰水板上。
其中,保温碗为石墨硬毡材质,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内壁尺寸与马氟管外壁尺寸基本契合。
其中,马氟管为高纯石墨件,上沿设有台阶,主要起连接中心管和延伸管作用,并对石墨件内气流走向有一定影响。
其中,中心管为高纯石墨件,是主要发热件,下沿设有台阶,与马氟管上口台阶相契合,使其能够固定位置,不发生偏移和倾斜。
其中,保温层为石墨软毡材质,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内壁尺寸与中心管及马氟管上半部分契合。
其中,气环为高纯石墨,其外径与中心管内径契合,可沿中心管内壁插入,上沿落于拉丝炉上口法兰水板上。
其中,气环上沿侧面均匀分布48个直径1mm贯通孔,用于通入保护气。
其中,气环上均匀分布的贯通孔为水平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新型的一体型气环结构,清洗拉丝炉不再需要拆开拉丝炉,简化了操作难度并且提高了气环的寿命,便于缩小的中心管尺寸和变径更加合理的马氟管,降低了石墨件内保护气的使用量以及改善了光纤的丝径波动大小,在简化操作难度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光纤质量,而且降低了一定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2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