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施内规模化深水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2473.0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1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智刚;赵昕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施 规模化 深水 养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施内规模化深水养殖系统。针对市场巨大的需求导致各类自然资源的不足,由于以往的养殖方式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不稳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季节性强,投资高且不易管理,实现不了规模化周年生产等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施内规模化深水养殖系统,在厂房设施内设置深入地下足够深度的,带有水下光源的圆筒形深潭水池,本实用新型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不受天气影响,系统运行由智能动态调控,科学投喂,形成了完整的自净化生态链式养殖系统,降低了运行成本,提升了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明涉及设施农业(渔业)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施内规模化深水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自然界中获取优质的水产资源,早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为此人工养殖各类海水、淡水水产的技术已存在了多年,且养殖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在一定的时期,对于满足市场供应发挥过一些作用,但以往的人工养殖方式,如网箱养殖、池塘养殖、深海网箱养殖等等,这些方式都会造成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且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水面)资源,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难度高,且极易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而实现不了周年生产,另外由于工农业污染、船舶泄漏,以及放射性核废水入海事件等,导致食用水产极不安全,现在大力提倡的人工海洋牧场的方式,也存在着被污染的隐患;近些年国内外出现的室内设施规模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在上述一些方面虽有所改善,但其养殖设施结构复杂,因同属于浅层水体养殖方式,水质、水温变化波动大,水质处理系统及配套设备价格昂贵,使用维护成本高,仅适合附加值较高的水产品种养殖,难以大范围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由于以往水产的养殖方式污染环境,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管理难度高,养殖季节性强,实现不了周年化生产,及以往的室内设施养殖投资大,使用维护成本高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施内规模化深水养殖系统:在设施内设置深入地下足够深度、其口径尽可能大的圆筒形深潭水池,在池内分层设置能够自动调节光照强度的植物灯光源,为水生植物提供光照;池内壁矩阵式均匀分布导流凸起物,在池底合适位置设置数个用于曝气充氧的接力式射流充氧装置,在气泡上浮过程中会产生气举动力,与池壁上的导流凸起物相互作用,带动水体顺或逆时针旋转;所述水池带有浮沫清除装置,水池上方设置可平移的轨道起重设备,用于水池内必要的维护管理及对水产的收获捕捞作业助力;在水池合适位置设置必要的进水和出水管道系统;整个养殖系统的运行,是由智能程序控制系统完成的,通过水上、水下多种传感器所回传的数据,经过分析处理,系统按程序指令各执行单元完成各项操作;所述系统设应急供电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施内规模化深水养殖系统的示意图:
1为圆筒形深潭水池 2为智能程序控制系统 3为光源
4为导流凸起物 5为射流充氧装置 6浮沫清除装置
7为进或出水管道系统 8起重设备 9为多种传感器 10为应急供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智刚;赵昕,未经王智刚;赵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2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超疏水膜海水淡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材料包覆除烟除尘一体化装置